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劫(五)
“名爲宋相,實爲宋賊。假民族大義之名,謀一己私利之實,不忠不義,數典忘祖……”眼前的檄文像一把刀,狠狠地插在自己的腰眼上。文天祥的手按着桌面,不住地顫抖。幾支特製的狼豪細筆經不住桌子搖晃,噼裏啪拉接連落地,在青石地板上滾出老遠。
“丞相,下令吧!”劉子俊在文天祥身邊輕聲催促道。他星夜從泉州趕回來,一日夜未休未眠,滿眼都是血絲。配上那憤怒的神色,就像一頭隨時可以撲出的餓虎。
負責情報和內務的劉子俊無法不怒。駐守在銅鼓山前線的黎貴達兵敗投降,相當於在福建路西側防線上開了一條大口子。元軍由此進入後,北可攻汀洲,南可下漳州,東可進泉州,佔據了全部戰場主動。這種形勢的逼迫下,駐守在上杭一線的陶老麼所部兵馬,不得不放棄堅守了一個多月的防線,撤向蓮城。而前往惠州接應張世傑的陳吊眼部,則隨時面臨着後路被切斷,兵困廣南的危險。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情況,從冒死突圍而出的將士送回的急報中,劉子俊可以推斷,五千餘破虜軍被圍的局面,分明是主將黎貴達一手造成。這位戰敗投敵的將軍,很可能在戰前,已經與達春互通款曲,所以纔會主動出擊,把麾下將士送往死地。
而黎貴達將軍是鄒洬一手提拔起來的,他的投敵,有可能受到了鄒洬的支使。破虜軍中,有一夥人一直對丞相府不肯對朝廷惟命是從的態度不滿。這派人裏,樞密副使鄒洬是當仁不讓的首領。
望着劉子俊血紅的眼睛,文天祥覺得自己的心在發顫。無論如何,他不相信鄒洬會做出這種事。經歷了贛南會戰沒有投敵的人,會選擇在看到復興希望的時候,倒向自己的仇人麼?但‘緩慢行軍,虛晃一槍,實際上採用海路奇襲的方式,救走幼帝。’這個策略,除了具體執行人,只有鄒洬等極少數核心將領知道。偏偏黎貴達投敵後發佈的檄文中,把整個廣南戰役的關鍵,水軍奇襲給點了出來,並以此作爲文天祥不忠於皇室,拿天子性命做賭注的證明。
制訂策略的時候,黎貴達不在福州。他能知道具體細節,肯定是鄒洬私下告知的。如果是鄒洬投敵,牽涉到的就不止是他和黎貴達兩人。整個破虜軍,至少有三分之一將領是鄒洬帶出來,他們很難說與此事沒有瓜葛。
“丞相,下令吧,還等什麼,難道眼看着他們與敵軍裏應外合,將大夥辛辛苦苦積累幾年的成果毀於一旦?”劉子俊得不到文天祥的回話,繼續催促道。
這次回福州,他把內政司所有精銳全調動了起來,如果現在出動,他能保證在兩日內,將有嫌疑者全部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