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陳吊眼這次沒有隨隊衝鋒,而是站在中軍,負責協調指揮全局。但充當騎兵矛尖的武將比陳吊眼更加兇悍,乘在一匹胖胖的蒙古馬上,手中提着的居然是一隻四尺多長,沒怎麼開刃的鐵鐧。這種重量在四十斤以上的兵器很少有人能掄得動,卻被那個大漢舞得向風車一般。新附軍士卒一旦被它砸上,連人兵器都會倒飛出去。
喊殺聲震天,戰鼓聲猶如雷動。
呂師夔站在帥旗下,身上的鎧甲不知不覺間已經被冷汗浸透。他突然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不該奉張弘範的號令,把陳吊眼和他的部曲放進來。
眼前的破虜軍和記憶中宋軍的戰鬥力根本不能相比。無論士氣,還是低級軍官的能力,都遠遠超越了他知道的任何一支軍隊。自己麾下的新附軍和漢軍比之不如,甚至連探馬赤軍和元軍也無法與之相比。
從今天和過去的幾次戰鬥上來看,陳吊眼依然沒脫離猛將範疇,勇則勇矣,用兵卻不是很靈活,打起仗來依然喜歡像馬賊頭一樣,身先士卒。這樣做,雖然可以最大程度上鼓舞士氣,但負面後果也很明顯,戰局一開始,士兵的調度,陣型變化,主帥立刻無法干涉。
但破虜軍的低級軍官卻比任何一支軍隊的小校強得多。那些職位可能是牌子頭(十長)、百夫長的小校們,居然自己可以一邊作戰,一邊調整士兵的陣型與前進速度,甚至在主將落馬,或臨近的百人長戰死後,還能迅速地將附近的士兵聚攏在自己周圍。而那些士兵也像打了一輩子仗的老兵般,遇到突發情況,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如何向附近最高級別的將領靠攏。
指揮這樣一支軍隊,即使陳吊眼是個瘋子,也不會輕易把戰役輸掉。況且在陳吊眼陣前衝鋒時,破虜軍中明顯有人替代他,統籌全局。
如果此刻陳吊眼部還在漳江以東,呂師夔可以保證,自己與張弘正可以憑藉地形,再擋陳吊眼二十天。
但奉了張弘範的命令,他和張弘正把陳吊眼放進來了,還要造成力不能敵的假象,且戰且走,把陳吊眼部引到永安附近,引到張弘範和達春佈置的包圍圈中。這樣,任務就太難了。
首先,沒有江水的保護,呂師夔自己和張弘正的部曲,根本擋不住破虜軍。已經把佯敗打成了真敗,馬上就要向潰敗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