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更新問題說明:海底光纜斷裂,酒徒在海外無法訪問17K。今天用代理服務器才能連通,但代理服務器不能保證時時有效。所以,讀者酒徒儘量日更一次,但無法保證在每天同一時間更新,請讀者不要等待。以免酒徒內疚,吐酒而亡。
進攻(五)
祥興三年二月下,有僧無果與其客殺賊酋李恆於道。賊兵萬餘追之,無果被圍,戰死,其客八十三人皆沒于軍陣。
消息很快送到了大都,監國太子金真大驚,一邊遣使快速將此事報告給親征遼東的忽必烈,一邊連夜召集留守在大都的衆臣,商議派人接替李恆,收拾兩廣殘局事宜。出乎金真的意料,原來爲了一個官位爭執不休的蒙、色目、漢三系大臣突然謙讓起來,爭執了半天,居然無人肯擔當平宋副都元帥的位置。
金真不得已,只好命令自己不看好的兩江大都督呂師夔去掌管李恆留下來的兵馬。旨意送達廣南東路後,諸將皆不服氣,一些原本就在宋與元之間搖擺不定的地方豪強,悄悄地帶領隊伍回了故鄉,打着維持地方治安的名義,觀望兩廣事態的進一步發展。一些被翟氏叔侄協裹入元軍的故宋官兵,也成批攜械出走,半前後半個月不到,李恆所部兵馬散去大半,只留給了繼任者一個空架子。
儒林中,對無果等人的評價莫衷一是。有人爲這這八十多人義舉吟詩讚頌,也有人跳起來斥責其行爲魯莽,不敢在兩軍陣前堂堂正正的與李恆廝殺,反而採用如此下流手段,辱沒了大宋禮儀之邦的美名。直到文天祥親自寫了文章祭奠無果,並以“賊未離宋境,反抗者一切手段皆爲正義!”作爲全文終結,儒林中爭論才慢慢平息下去。
一些對元庭不滿的民間力量受到鼓舞,趁勢大起。一時間,兩江、兩浙、荊湖、兩廣,到處都是打着大宋或破虜軍旗號的義軍,就連北元統治了多年,治安最穩定的中書省各地也受到了波及。忙得監國太子金真焦頭爛額,不得已,將原本聚集在建康,隨時準備南下接受達春調度的八萬多蒙古軍再度分散往各地去滅火。導致沒有友軍支持,也沒有援兵補充的達春部對福建的攻擊越來越乏力,慢慢地,連騷擾之軍都派得少了。
刺殺行動帶來的震撼還不止如此,自無果戰死後,很多江湖豪傑不敢再自稱一個“俠”字,一些喝醉了酒便上街打架,靠一股子狠勁橫行鄉里的地痞流氓,更不敢以江湖人自我標榜。在世人的眼中,所謂俠客,不再是簡單的“以武犯禁”,也不再是勇武有力的標誌,而是代表了荊苛等人在暴政面前的抗爭與不屈,代表了一個匹夫肩頭對國家的責任。七百八十餘年後,有爲評話者重新演繹的無果等人的故事,用一句話把俠客形象概括總結,聞者皆拍案讚賞。
那句話便是:“爲國爲民,俠之大者!”這些都是後話,書中暫且不提。
福建大都督府,文天祥輕輕地放下了手中的情報。從各地細作送回來的情報中分析,針對李恆的刺殺行動,已經嚴重打擊了北元在江南的統治。一些地方高官甚至不敢輕易出門,稍聞風吹草動就全城封鎖,搜查可疑刺客。對百姓傷害最重的那些貪官,特別是北元派往地方的轉運使,倉庫使們更是惶惶不可終日。其麾下狐假虎威的小吏們,甚至連離城十里的村落都不敢去收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