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下(四)
“費了這麼大力氣,只爲制定一個讓衆人都不痛快,卻都能接受的契約!”張弘範搖搖頭,慨然長嘆道:“宋瑞所謀過於深遠,非我輩輕易能及也!”
此刻,他正坐在自己的軍帳中,與兒子張珪一道品評最近發生的天下大事。南方的來的報紙,就擺在父子之間的桌案上。
自從奉旨北返後,張弘範的身體一直不太好。無端虛弱了起來不說,對外界的溫度變化也出現了偏差。冷、熱的感覺總是和天氣相反着。天氣溫暖時,他忍不住打哆嗦,裹了皮得勒(蒙古皮袍)升起火爐也不頂用。天氣寒冷時,他又感到非常燥熱,甚至恨不得脫光了到寒風中裸奔。
隨軍醫生們對這個怪病束手無策,只好胡亂開方子。忽必烈前來探望過幾次後,卻不知聽了誰的讒言,以爲他是在裝病賭氣,從此君臣二人之間也存了隔閡。
對此,張弘範感到很無奈,也很失落。特別是弟弟張弘正‘殉國’之後,對於家族的前途,他更加覺得迷茫。
大元朝的氣數和活力都要被耗盡了,就像我的身體,有時候,張弘範不覺這樣想。也許是因爲對時局失望,也許是因爲自覺時日無多,他把心思,越來越多地放在對後人的培養上。每天有了閒暇,就與兒子張珪一起,總結在南方的做戰得失,預測此刻南北兩方的戰局發展,以及作爲對立雙方的最高決策者,忽必烈和文天祥每一步是否做得恰到好處,有沒有給敵手可乘之機。
當然,有些話只能在父子之間交流,不能讓外人知道。特別是,不能讓忽必烈知道。國家興衰,皇權更替,這些東西在張家祖訓中都是過眼煙雲。只有家族利益纔是永恆的,值得每個人爲之去犧牲。
從利益角度,張珪不看好文天祥。指着報紙中的一段描述,他笑着說道:“看這幾句,把他說得像個聖人一樣。還不是爲了更好地架空宋室找個理由,明着幹不得了,還非要藏着掖着的。僞君子,這世上,就是這種人最假,最招人煩!”
“文天祥不是聖人,但他也不是小商小販。他眼中的利益,和你眼中的利益也許不盡相同!”張弘範笑着打斷兒子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