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句話,把大夥心中的那點小心思全抖落了出來。幾個實力比較弱小的山大王訕訕地站了起來,抗議道:“過江龍大爺又何必如此逼人,就是文丞相的信裏,也沒要求大夥一定到場。你要說去,咱們就去唄,大不了鬧再一臉臊回來,反正咱是佔山的,不在乎這點兒場子!”
“就是,去了,咱們也未必說得上話。那些宰相、尚書,哪個不比咱們有學問。擺起道理來一套套的,眨眼就把大夥繞進去!”有人嚷囔着,把去了福建之後,即便大夥都不顧一切爲破虜軍張目,但能否對抗得了儒林和行朝的問題擺了出來。
“文大人不願意動硬,要和朝庭上的反對者講道理,但講道理豈是我輩所長。要動槍棒麼,那些書生綁在一塊也不夠兄弟一個人殺的。可動軟刀子,掉書包,咱們種地打魚出身,哪弄過那本事!”有人大聲補充道,“要我說,咱不用去,一起拍胸脯說句話,就說文丞相打算幹什麼,無論上刀山下火海咱都不皺眉毛。如果其他人想說得算,先問問咱手裏的傢伙是否答應!”
包廂內的氣氛由冷清瞬間轉爲熱鬧,鎮常山、鑽山鷂子等幾個謹慎派也加入了大發豪言行列。反正承諾不能當真,大夥發個誓沒壞處。將來文丞相真能誓師北伐,大夥也都算遠見卓識,提前鋪了門路。如果文丞相未等出師,在內耗中已經敗了,大夥對發過的誓矢口否認便可,反正到時候繼任者爲了大局,也不能過分相逼。
“依我看,只要這個大會開起來,文丞相就已經贏了。大夥不用發什麼誓,也別爭去不去的問題。先想想咱們去了,能做些什麼,能給文丞相送個什麼禮纔是正經!”聽衆人把話題越扯越遠,一直沒說話的方家老三方馗敲敲桌子,慢條斯理地插了一句。
話音一落,滿屋子的豪傑們全楞住了,包括已經將腳邁出了門檻的浪裏豹和過江龍。他二人彼此對視一眼,若有所思般點點頭,又慢慢地退了回來。
江湖上混,除了義氣之外要講個實力。在坐的任何一家豪傑實力也與方家無法相提並論。特別是自從方家貼上了破虜軍之後,幾乎霸佔了從蘇州洋到泉州港之間的所有海上島嶼,牢牢坐上了沿海第一大幫派的位置。如今方三當家都放出了話來支持文天祥,其他人要好好掂量一下,有沒有說“不”的資格。
鎮常山何淑明反應最快,見去福建已經成定局,立刻把話題引到如何齊心協力保全自己利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