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初(五)
自從破虜軍攻下第一個出海口後,與外界通商的事情就由杜規統一管理。他出身商賈,自知學問有限,所以着實對沿海各國情況下了番功夫去了解。據杜規所知,此刻巡城官魏定國口中的高麗,乃是大宋東邊的一個小國,北元的藩屬之一。雖然國號爲高麗,但與被唐所滅的古高句麗國沒半點關聯。相反,卻與邊陲小國新羅有不解之緣。史載,“唐衰,新羅戰亂,弓裔自立稱王,國號摩寰。後其將王建殺之,建高麗,定都松城。”
高麗建國後,一直趁着中原戰亂的機會擴張疆土,貪得無厭地將國境推進鴨綠江邊,結果惹惱了剛剛崛起的蒙古。窩闊臺汗派大將撒禮塔來攻,高麗人望風而降。撒禮塔撤兵回國,高麗王降而復叛。反覆數次後,高麗徹底變成了蒙古的屬國。並且積極幫助蒙古人打造戰船,訓練水師,從受害者搖身一變,變成了蒙古人南下攻宋的得力鷹犬。而蒙古大汗也知道不時地賞賜這頭惡犬塊骨頭以獎勵其忠心。不但派兵幫高麗王鎮壓國內叛亂,還先後把耽羅(濟州島)、西京(平壤)等地賞賜給了他。(酒徒注:從歷史變遷看,現在的韓國領土,應該繼承於新羅,向北最多到平壤。如今他們把中國東北算做韓國的一部分,這個算法非常無恥。)
在杜規的印象中,大宋與高麗的貿易量很小,並且多以民間交易形式進行。雖然從福州、泉州兩大商港去高麗的路途不遠,沿途海況也算平靜,但大部分海商都不願意與高麗人來往。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高麗王懼怕蒙古,不允許國內商人與大宋海商進行大規模貿易,更深層原因是,高麗貨質量實在太差。那些高麗人出售的物品表面看上去光鮮實足,用起來卻沒幾天便損壞了。在福建未曾大規模生產民用刀具的時候,還有高麗商人假冒日本刀具來港交易。待到福建、泉州等地大規模水力作坊出現後,高麗人的假冒僞劣產品便再也沒有了銷路。每次隨船而來的,不過是些麻布、藥材等物,實在賣不上什麼價錢。
“來一大批海商,還要求見丞相大人,他們想做什麼?”杜規有些懷疑這夥海商的來歷。沒有商業利益爲驅使,這批海商的來歷只有一種可能,他們是高麗的官員,而不是商家,至少,他們的到來是奉了某種特殊使命。
這樣想着,不知不覺間,馬車已經走到了大都督行轅外。杜規跳出車廂,剛要向行轅內邁步,看見參謀長曾寰匆匆自裏邊跑了出來。
“杜大人回來了,快些進去吧。文大人有事情安排給你呢!”看見杜規,曾寰的腳步緩了緩,低聲說道。
“馬上去,是什麼要緊事麼?”杜規見曾寰的臉色不太好看,驚異地問。
“來了夥高麗人,自稱是高麗王的使節,很囂張。丞相下令趕他們出去,他們又賴在驛館不走。很麻煩……”曾寰搖頭說道,臉上的表情充滿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