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能偷偷覲見陛下,取得一道聖旨?陳宜中心中湧起一陣狂喜。
如果陳丞相支持,能重返前線組建江淮軍,張世傑心中湧起幾分期待。
鎮殿將軍,禁軍統領張德在旁邊將這一切皆看在了眼中,他聳聳肩,沒說話,慢慢地向皇宮外走去。
“也許平靜的日子太長了吧!”張德邊走邊想。自己的禁軍該支持誰呢,是文相還是陳相?他們到底誰真正忠於陛下?
張德心裏很迷茫。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沒有人給他一個確切的答案,他也不敢相信任何肯定的答案。
如果說華夏復興時代所有英傑中,有誰從始至終都相信文天祥,從來沒懷疑過他任何命令的正確性,無論任何時候都能給其於最大的支持,答案裏的人數絕對不超過三個。
第一個是蕭資,自從百丈嶺鍊鋼成功後,他就堅信,文天祥所做一切,都是有遠見的。作爲文天祥的貼身侍從和得意門生,他對自己的老師有一種狂熱的崇拜。正是這種崇拜感,驅使着他在研究之路上一步步走了下去,甚至在科技層面上比文天祥所期待的目標走得更遠。
第二人就是完顏靖遠,文天祥不以其出身女真王族而另眼相待,把自己的安危完全交於其手。完顏靖遠感丞相知遇之恩,所以誓死相報。這種樸素的感情和對政治的完全無知,讓其無論任何時刻都追隨在文天祥身後,對他的所有見解從不懷疑。
至於其他人,包括陳龍復所代表的地方勢力和鄒洬、杜滸、張唐、陳吊眼等人所代表的軍方,他們對世界的認知或多或少與文天祥有些分歧。在個別時刻,他們甚至想方設法去影響文天祥,試圖讓他做出極不情願的決定。(請大家到17k.com支持酒徒)
第三個人,從來沒反對過文天祥的任何命令,也從來沒質疑過文天祥的任何決定,總是在文天祥最需要的時候,給他始料不及支持。甚至默默地站在角落,替他修補新政因爲不成熟而留出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