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蝶變(二上)
“陸卿,朕不知道此語何解,你能替朕解釋一下麼?”傍晚,泉州行宮,幼帝趙昺笑眯眯地將一本書擺到了陸秀夫面前。
他依然沉浸在白天的興奮中,雖然白天慰勞將士的行動在最後關頭,被杜滸“無意間”安排的獻捷搶了風頭,但趙昺深信,憑藉自己白天在衆人面前講過的話,將士與百姓們會牢牢記住,大宋有一個年少但睿智的皇帝,而不再認爲自己是生長在深宮中,對外界一無所知的廢物。
“臣,尊旨!”陸秀夫快步上前,捧起趙昺畫了墨線的書稿。
皇帝陛下太聰明瞭,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陸秀夫有些拿不準。趙昺畫線部分,文言寫得很簡單。與其是說在向自己討教,不如說在試探自己的政治態度。
想了想,陸秀夫決定具實相告。指着“太宗曰:《司馬法》言:‘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此攻守一道乎?’”這段文字,解釋道:“陛下,‘國雖大,好戰必亡!’這句話最早出現於司馬法,是兵家之作。司馬法是否是僞書,臣不敢妄斷,但就這篇大唐太宗與李靖的問對,臣以爲,兩句話必須連起來解,纔不失片面!”
“哦!”趙昺詫異地看了陸秀夫一眼,最近一段時間,抨擊文天祥的摺子,都以文天祥窮兵黷武爲藉口。所以,趙昺本以爲從陸秀夫的解釋中,自己多少能探出他目前到底更傾向於誰,沒料到與自己有師徒之義的陸秀夫居然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於今,這句話更要慎重理解!”陸秀夫人笑了笑,也不戳破少帝的心思,耐心地講授道。
“於今,難道古時與今時不同麼?”趙昺瞪大了一雙眼睛問,看上去非常天真無邪。
“時勢不同,自然不能照搬古人之言。蒙古、女真、都是在百戰中得天下,卻能席捲中原,好戰,卻沒有亡國。我大宋修仁德,卻……”陸秀夫長嘆一聲,結束了自己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