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不了大夥再棄城而逃,反正前一次已經逃過,將士們都熟悉了逃跑路線。只要達春守住了兩江,破虜軍在兩浙就立不住腳。
可祥興四年開春,外界突然傳來了鄒洬和張唐兵出兩江,大敗達春的消息。范家軍的將領們都坐不住了,紛紛寫信向范文虎告急,希望他能將各路新附軍再整頓起來,帶頭迎戰陳吊眼。
對這些建議,范文虎視而不見。有人私下寫奏摺給忽必烈,說範大將軍被李興嚇破了膽子,消極避戰,范文虎知道後,亦不爲自己辯解。好在忽必烈心裏也沒指望范文虎真的做出什麼大事業來,發了道聖旨,輕責一下了事。而經此之後,范文虎更加消極,甚至連各地將領的求救信也不拆了。
範大將軍這是怎麼了,他這樣做,不是坐以待斃麼?有忠心的幕僚疑惑地問。很快,兩浙的戰局就給了大夥明確答案。經歷多次戰火洗禮,兩浙在宋時的城牆都已經化作了瓦礫堆。各地將領臨時搭建的城牆擋不住破虜軍的火炮,所以,沒有一個城市能在陳吊眼的打擊下支撐上十天。而因爲范文虎的嫡系部隊龜縮在臨安一帶不出,浙東、江東兩路地方兵馬屢敗屢戰,陰魂不散,所以陳吊眼也不敢把戰線推進太快。這樣一來,反倒拖延了兩浙失陷速度,直到祥興四年二月,陳、李兩部破虜軍才把兩浙東南五路完全掌控在手裏。進軍速度比起當年張唐、杜滸風暴一樣席捲兩浙,不可同日而語。
原來大將軍是在拖!看中了破虜軍兵力少,要用土地將他們拖垮。幕僚們終於明白了。這個時代的人語言能力有限,還提不出文忠所處時代,某大總統那種”以空間換時間”的高論。但對草包將軍范文虎的認識,終是無端高出了幾分。
“你們這些蠢材!”范文虎聽完幕僚們的恭維,恨恨地罵道。憑藉當年岳父賈似道留下來的老班底,他麾下的幕僚不少。有幾個還號稱是算無遺策的名士。但在范文虎看來,這些所謂的“運籌帷幄”之徒,見識連個佔山爲王的草寇都比不上。他幾曾是想以土地拖垮破虜軍了,他是被北元朝堂和破虜軍雙方逼得沒辦法,只能一步步苦捱。
由他出馬重整兩浙二十萬新附軍,揮師迎戰陳吊眼。這個主意聽起來不錯,其實出主意的人根本沒安好心腸。自從上次被李興殺得潰敗後,那些旁系將領就生了二心,平素在各自駐地關起門來當王,對范文虎這個大都督的命令睬都不睬。破虜軍打上門來了,他們聯名請范文虎出來整軍,還不就是爲了推卸責任,找個傻瓜頂在前面。
“一旦俺老範出了面,所有戰敗責任都是俺一個人的。他們陣前一敗,哪怕跑到江北去,都會說俺老範一將無能,累死千軍。這倒黴黑鍋,俺老範不背。他們不是都有朝庭的官職在身麼,俺不出馬,他們就得自己擔負守衛地方之責。要麼戰死,要麼投降。臨陣舉義?笑話,人家陳吊眼未必肯收!”私下裏對着幾個心腹將領,范文虎罵罵咧咧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