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再創輝煌,這話說得不錯!”伯顏在馬背上伸直身軀,指着更遠方最高的山峯問道,“你們相信這區區幾個土丘,就能阻擋住老夫的腳步麼?”
不待部將們回答,他自己又接了一句,“老夫縱橫半生,每到一地,勢如破竹。若一輩子都打這種仗,豈不令人乏味?那個半路出家的小子堅守不出,正合我意啊,正合我意!”
“丞相剛好拿他煉兵!”火者不花追隨伯顏多年,甚知其心意。聽伯顏說完,立刻捧場道。
兩個年過半百的老頭子一吹一唱,很快把失敗的陰影從年青將領們心頭掃了去。個別將領雖然不相信火者不花的練兵之說,見主將如此自信,鬱悶的心情也跟着活躍起來。一時間,山坡上秋風蕭蕭,戰馬嘶鳴,豪氣直衝霄漢。
伯顏見士氣被自己三言兩語鼓動了起來,隨即開始趁熱打鐵,“傳令格根,帶新附軍加強攻勢,晝夜不捨,本帥十日內要與那個半路出家的小子會獵!”
“是!”傳令兵應聲縱馬,順着山坡急衝而下。馬蹄帶起的煙塵猶如一條黃龍,滾滾向新附軍的營壘飛馳。
“好個半路出家的小子!”伯顏手拈着鬍鬚,自言自語道。臉上的表情露出七分讚賞,三分鄙夷。
破虜軍主帥鄒洬的確是個半路出家的將軍,雖然做過兵部侍郎,他卻和這個時代宋朝的大多數領兵武將一般,是正宗的文進士出身。大宋朝重文輕武,這個傳統直到國破家亡的時候都沒扭轉過來。鄒洬領軍之後,勝少敗多,當年贛州之戰更是大敗塗地,身邊的士卒幾乎喪盡,全憑着運氣才從亂軍中逃出生天。
文天祥百丈嶺練兵後,歷經無數次敗仗的鄒洬開始轉運,對敵時漸漸從不勝不敗到轉敗爲勝,最後在贛州一戰而擊潰了達春的十萬雄兵。縱是如此,他在蒙古軍將領眼中依然是一個不會打仗的二半吊子將軍,在伯顏的刻意推動下,蒙古將士一致認爲,破虜軍能在鄒洬的率領下擊敗達春,一半是憑藉運氣,另一半憑藉大元朝精兵俱在北方平亂,無暇南顧所致。一旦大軍傾力南進,由鄒洬這樣的糊塗將領帶領,破虜軍戰鬥力再強,土匪流寇們的人數再多,也難逃最終滅亡的命運。
爲了盡最大可能打擊敵方士氣,也爲了激破虜軍早日出戰,伯顏還特意請軍中漢人幕僚把鄒洬平生敗績編成了江西俚歌,教麾下的新附軍每日於華林山、飛霞山、奉新城附近吟唱,“一戰失梅州,三軍將士膽皆喪。再戰敗龍巖,回師路上聞鬼哭。旌旗十萬下湘贛,只見將軍匹馬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