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悲憤的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門388毫米口徑的光矛發射器被運進了通道,對準了那扇厚重的防核彈大門。光矛是戰前太空艦船上的主要武器,通常只裝備在巡洋艦級別的主力艦上。它的原理是發射高功率的能量束,本質上是一種大型且能穩定長時間發射的激光炮。通常,將多個較小的光束合併成一個聚焦光束,以顯着提高殺傷力。在戰鬥中,光矛能發射持續的能量射流,對敵艦造成巨大破壞。這種武器不僅能直接穿透其他艦船的裝甲護盾,還能在初始殺傷範圍內引發連鎖反應,使被直接命中的目標瞬間蒸發。
然而,要達到這樣的殺傷力,需要非常強大的能量源。只有安裝在巡洋艦級別的超級聚變反應堆才能提供如此巨大的能量。馮俊運來的光矛發射器,僅是太空軍主炮光矛的一部分。即便有足夠的能量供應,也只能發揮出完整光矛十分之一的威力。
儘管如此,即便是十分之一的威力,也足以破開這扇防核彈大門。接通反應堆電源後,光矛發生器開始工作,熾熱的激光直接照射在大門上,產生的高溫迫使所有人退到後方一百米處。
經過兩個小時的光矛照射,通往軍工廠的最後一道障礙終於被突破。爲防止前帝國軍隊在軍工廠內設置自動防禦的警衛機器人,馮俊先派出無人機和機器人進行偵察。在確認沒有任何問題後,他纔派遣軍隊進入。
經過仔細的搜索和檢查,確認明軍在封存基地時並未設置警戒智能或自動防禦的警衛機器人。基地中只有一個初級人工智能在運行,負責基礎的維護和清潔工作。當馮俊使用光矛切割大門時,這個初級人工智能的反應也僅僅是打算對大門進行修復。
顯然,戰前的明軍非常自信,認爲沒有人能夠堂而皇之地進入他們的基地盜竊。畢竟在戰前,明軍是東亞和東南亞的絕對統治者,沒人會自尋煩惱去明軍基地找麻煩。如果有這樣的人,那也確實不需要防禦了。
很快,兵工廠的各項數據被整理並彙報給馮俊。這座兵工廠名爲“黃山-深坑綜合武器製造中心”,位於山體深處,利用現有的地下洞穴系統挖掘改造而成,挖空山體創造了巨大的生產空間。總面積約爲350,000平方米,相當於四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內部被劃分爲多個生產模塊,包括接收與物資儲備區、研發中心、動力盔甲與戰車生產線、N1坦克專用生產區、能源管理區、維護與修理區,甚至還有一條朱䴉運輸機生產線,能夠生產陸軍版本的朱䴉運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