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悲憤的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鄧教授,寧少校的數據傳完了,我們要不要馬上開始實驗?”一個年輕研究員問旁邊一位看起來五十多歲、稍微年長一些的研究員。
那位被稱爲鄧教授的人走到電腦前,仔細看了看屏幕上的數據,眼神先是疑惑,然後變成了驚訝:“這種編程方式好像跟智能寵物的操作程序不太一樣。我們立刻開始實驗。”
馮俊遞給寧紀源的這個U盤雖小,卻包含了無人機與機械犬的戰場智能程序。有了這些程序,無人機和機械犬就能在複雜的叢林和城市中靈活作戰。此外,U盤裏還有一套總控協議,確保軍隊使用者擁有最高控制權,並且在意外墜毀後,數據不會被敵對勢力破譯。
很快,這些數據被傳送到了預先準備好的無人機和機械犬中。一切準備就緒後,實驗立即開始。
在場的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無人機起飛後迅速自動編譯編隊,與他們之前編寫的呆板程序截然不同。原先的程序只能讓無人機在一個高度上編隊飛行,編隊過程也是整齊劃一,呈直線或豎線排列。而在寫入馮俊的程序後,無人機升空後自我列隊,列隊過程中不斷變化,排列的隊伍不再是簡單的橫平豎直,而是更像是昆蟲類蜂羣的變換隊形。
進入試驗場後,這些無人機的靈活性和協同作戰能力令人歎爲觀止。它們不僅能靈活變換隊形,在遇到多個目標時還能分批行動。當遭遇敵人火力時,它們還會躲避,利用建築和障礙物進行掩護並進行射擊。
機械犬的表現更是令人驚歎。植入新的操控程序後,它們識別目標和行動變得更加靈活,能像真正的貓狗一樣跳躍,無需命令就能自動選擇從窗戶或角落鑽入執行任務。同時,它們在使用後背搭載的武器開火時,命中率也得到了顯着提升,幾乎實現了一邊運動一邊開火的戰鬥效果。
接下來的無人機與機械犬協同人類士兵的實戰實驗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在它們的完美配合下,特種部隊在城市巷戰中的表現煥然一新。作爲進攻方,他們首次以零傷亡的代價成功完成了攻堅任務。無人機和機械犬出色地完成了偵查、定位、騷擾、配合、偷襲和斃敵等各項任務。
實驗數據實時顯示在屏幕上,鄧教授幾乎顫抖着摘下眼鏡。儘管他對此早有期待,但實驗結果仍然讓他感到震驚。他知道,一旦這些裝備投入量產,h國軍隊的戰鬥力至少會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