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悲憤的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共濟會”的大名,馮俊早有耳聞。關於這個組織的起源,流傳着多種說法,其中最爲大衆所接受的一種觀點是,它起源於18世紀的英國,起初是以石匠行會爲基礎發展起來的一個組織,以其獨特的儀式和神祕的運作方式聞名。隨着時間的推移,共濟會逐漸吸納了各界精英,演變成爲一個在歐美政治背後頗具影響力的影子政府。
還有一種說法認爲共濟會源自古羅馬時期,最初是由大祭司希律王·安提帕創立的,其初衷是爲了反對基督教。但隨着時間的流逝,共濟會的宗旨轉變爲反對一切宗教,並致力於恢復太魷教的榮光,重返巴勒斯坦故土。共濟會的核心信仰與太魷教緊密相連,其內部等級制度嚴密。同樣,它也匯聚了各行各業的傑出人士,形成了一個宗教與精英相結合的獨特團體。
這兩種關於起源的說法雖然表面上相似,但所代表的意義卻截然不同。若第一種說法成立,那麼共濟會則代表着以英國盎格魯-撒克遜人爲首的保守派資本體系,它起源於歐洲中世紀的民族組織,如今已發展成爲以工業巨頭爲核心的財團,與英國政府關係密切,堪稱英美兩國之間的重要紐帶。
而第二種說法則更符合共濟會當前的面貌。它被視爲一個源自古羅馬時期的太魷民族團體,這個民族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發展壯大,憑藉宗教和母系氏族體系,融合了多民族的精華,並在歷經重重磨難後,發展成爲一個足以與國家政府抗衡的強大勢力。其崛起的根源可追溯至中世紀歐洲的太魷金融貿易家族,在19至20世紀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和影響力,成爲國際金融領域的重要力量。
對於這兩種起源的說法,馮俊更傾向於相信後者而非前者。因爲從目前國際形勢來看,世界似乎正被一股陰謀所驅使,逐步滑向戰爭的旋渦。而這樣的手法,只可能是太魷族的手段。
他們不依附於任何國家,只是寄生在其上汲取養分,一旦宿主無力支撐,便會藉助戰爭或金融危機尋找下一個目標。在他們眼中,所有的國家政府不過是可隨意拋棄的棋子。
至於起源於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財團,他們對這個世界同樣漠不關心。但他們還保留着最後一絲關切,那就是支撐他們崛起的工業體系。正如美國現在的兩黨之爭,表面上是本土與移民之間的鬥爭,實則是盎格魯-撒克遜工業財團與太魷金融財團之間的較量。
盎格魯-撒克遜人還會關心美國的工業和國內體系的穩定,而太魷人則不惜一切代價利用美國的工業來實現他們建立金融帝國的野心,追求萬世一系的統治地位。
---------------------------------------
馮俊在與伊琳娜交流了關於德國國內局勢的最新信息後,得知此事與太魷民族及共濟會密切相關,心中對事態的發展也有了初步的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