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悲憤的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巴列維王朝致力於現代化和西化改革,他們試圖效仿土耳其的凱末爾·阿塔圖爾克,打造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他們推動了工業和交通的發展,對教育和司法體系進行了改革,甚至禁止了傳統的伊斯蘭服飾和禮儀,削弱了宗教領袖和部落首領的影響力。
儘管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但也引發了廣泛的反對和不滿,反對者包括宗教保守派、民族主義者、社會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等。
禮薩·巴列維,雷扎·巴列維的祖父,是巴列維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他在1941年繼承父位,初期以溫和開明的形象示人,允許多黨制和政治自由的存在。
然而,1953年,在英美情報機構的支持下,他發動政變,推翻了民選的總理穆罕默德·摩薩臺,重新確立了專制統治。禮薩·巴列維繼續推行現代化和西化政策,並加強了與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合作。
但是,快速的社會經濟發展加劇了社會兩極分化和新舊勢力間的財富不均,引發了國內的廣泛反對和抵抗。其中,由伊斯蘭教法學家魯霍拉·霍梅尼領導的波斯伊斯蘭革命運動尤爲引人注目。他們批判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是一個親美、親以色列、親西方、反伊斯蘭、反人民的傀儡。
1978年,波斯爆發了規模空前的反政府示威遊行,史稱“伊朗伊斯蘭革命”。這場革命匯聚了各個社會階層和政治派別,但最終以霍梅尼爲首的伊斯蘭保守派掌握了主導權。
面對革命的浪潮,禮薩·巴列維試圖進行鎮壓,卻遭到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干預和制裁。1979年1月16日,禮薩·巴列維被迫流亡埃及,成爲巴列維王朝的末代君主。
不久後,通過全民公投,波斯更名爲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霍梅尼從法國歸來,成爲共和國的最高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