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隻悲憤的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超級核冬天的跡象初現端倪時,魯省的每個倖存者基地中的人們都如同被提起了心,懸到了嗓子眼。雖說超級核冬天每隔十來年就會來一次,但其爆發往往毫無徵兆。更糟糕的是,超級核冬天爆發前的幾年,通常伴隨着氣候惡化,導致食物極度匱乏。
因此,當超級核冬天真正來臨時,一些規模較小的魯省倖存者基地幾乎是抱着必死的決心,準備迎接這場災難。
在超級核冬天的陰影籠罩下,魯省的那些小型倖存者基地或團體顯得格外渺小和脆弱。這些基地多數坐落於廢棄城市的邊緣或偏遠的鄉村地帶,資源匱乏,技術落後。面對即將到來的極端氣候,他們只能竭盡全力去準備。
基地的領導者和居民們開始瘋狂搜集一切可用資源。食物無疑成了最珍貴的財富,人們四處搜尋着任何可以食用的東西:過期的罐頭、冷凍食品,甚至是動物屍體。他們清楚,一旦大雪封路,外界的補給線將被徹底切斷,基地內的每一口糧食都可能成爲救命的稻草。
保暖工作也變得至關重要。由於能源短缺,傳統的取暖方式已不再適用。於是,人們開始挖掘地下空間,試圖利用地熱來維持溫度。幸運的是,一些人找到了舊礦道或戰前的地下建築,這些地方成了他們的避風港。他們在地下建立了臨時住所,用廢墟中的材料搭建起簡陋的隔熱層,希望能夠抵禦外面的嚴寒。
然而,即便如此,生存依舊充滿艱辛。隨着時間的推移,食物儲備逐漸減少,人們的內心被絕望所填滿。一些小型團隊爲了爭奪有限的食物資源,不得不訴諸極端手段。他們開始獵殺弱者,甚至出現同類相食的現象,只爲了能多活一天。這種殘酷的現實讓每個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恐懼。
在這樣的逆境中,人性的醜陋面被無情地揭露出來。但與此同時,也有人堅守着最後的良知和希望。他們努力團結一心,共同面對困境,分享僅存的食物,互相取暖。儘管這些努力看似微不足道,但他們堅信,只要還有生命的氣息,就總有翻盤的可能。
---------------------------------------------
在政府崩壞的末世模式下,大型倖存者基地的資源儲備相對較多,但這裏不存在社會福利保障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由勢力所決定的等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