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趙寧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有抱負,敢直言,有膽量,有遠見,有眼光。但是他低估了,朱元璋對於家人的偏袒程度。
歷史上就是因爲這句話,他不但被打發回家繼續讀書,而且仕途屢遭挫折。
他的挫折更多源於他自身,不懂得官場的 法則,不懂得屈伸,不懂得低頭,不懂潛規則。
等建文登基之後,爲了自己的政治思想抱負,他又跑到京城來求官。當年他得罪的人,直接給了他致命一擊。
當時解縉的母親去世,父親九十多歲。你這樣一個讀書人居然不在家照顧老父,跑來求官簡直就是不忠不孝。
對一個人最高等級的打擊,就是道德上的捆綁和譴責。哪怕是信息爆炸的後世,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別有用心的指責別人,也是讓人身敗名裂的不二手段。
解縉的仕途完了,他成了大明官場中無足輕重,甚至讓人瞧不起的小人物。
但是隨即,經過了心志磨礪的解縉,迎來了人生巔峯。朱棣帶着大軍進城了,在方孝孺爲首的讀書人不合作之後,朱棣迫切的需要一個有聲望的人,來幫助他。
解縉投靠了朱棣,相傳是他用華麗的文筆,幫助朱棣起草了登基詔。而且在很長時間內他都是朱棣的第一祕書,並且永樂初年所有的重大文件,詔書,都是出自他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