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閱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937年,11月1日,國府軍在整個淞滬戰場的全面撤退引發了連鎖反應。
嘉定陷落、太倉陷落,日軍上滬派遣軍兵分兩路,一路沿長江朔源而上,目標直指金陵,一路進攻太湖畔的蘇錫常,浩浩蕩蕩,勢如破竹。
光頭緊急命令國府軍建立防禦,想要依次阻止日軍前進的步伐,卻忽略了一個事實,正在撤退中的國府軍如何能夠停下腳步,耐心的阻擊敵人?
國府軍在面對窮兇極惡的日軍上滬派遣軍多達十餘萬敵人時,展現出了無能和軟弱,尤其是上層還在爭論談判與否的時候,更加無法鑑定抗戰的決心。
沒有人知道,被國府一度放棄的淞滬地區出現了一個空前絕後的大勝利。
上午八點,天色已大亮,吳淞河北岸,硝煙早已散去,一片破壁殘垣,大量的工程機械還有忙碌的身影映入眼簾,所有的碎石瓦礫被送往靠近江灣區的北面,緊急修建防禦陣地。
四行倉庫已經被修補的差不多了,外牆都塗上了一層灰色水泥,一面嶄新的青天白日旗插在大廈頂部,迎風招展,新的招牌掛在了大門口,以楷字書寫:淞滬警備司令部七個大字。
緊靠西臧北路的大陸銀行倉庫依舊做爲軍事倉庫,用以囤積武器裝備及物資,
緊靠現晉元路的北四行倉庫則是被作爲警備司令部辦公地點,一樓爲作戰大廳,二樓爲參謀處,三樓爲軍需後勤處,四樓是電訊處,五樓爲議事大廳,六樓是蔡卓的淞滬督軍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