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孫子兵法》雲“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換言之,十萬大軍出征,要有七十萬戶人家停止原本的農業生產,專門供給軍需。
當今天下,能有這個實力的軍閥,李璮確實算一個。
而佔地千里、坐擁川陝的李瑕沒有這個實力,因爲李瑕底子太弱。
就川陝那點可憐的積蓄,一旦叫百姓“不得操事”,百姓首先就得餓死,又何談“專門”供給軍需?
爲何李瑕拿下關隴,忽必烈卻依舊有足夠的錢糧用於北征阿里不哥?在於“積蓄”二字。
自從蒙軍攻入蜀地,到李瑕收復漢中,整整二十五年。
二十五年間殺光了九成人口、搶走了所有糧食財物,不是靠把土地搶回來三五年就能挽回國力的。
這是積蓄的差別。
連宋廷都沒有這個供應十萬大軍遠征的實力,守了二三十年,“國庫”已一窮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