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天後,封舟抵達太倉劉家港。自元朝起,這裏便是漕糧海運的起點。
從海上運輸糧秣,其實最早在秦漢隋唐時便已有之。到了宋朝,尤其高度依賴海外貿易的南宋,航海技術進步飛快,爲海運在元朝的大發展,創造了充分的客觀條件。
主觀上,因爲北方大部分地區都被蒙古人變爲牧場。北方,尤其是元大都的糧食供應,嚴重依賴江南地區。
而以元朝低下的治理能力,和尖銳的民族矛盾,根本沒有能力維持大運河暢通,也沒有能力維護漕運的安全。
所以成本更低、也更安全的漕糧海運,就成了元朝的唯一選擇。
當然,這裏的安全,不是指航行安全,這個海運肯定比不了漕運。
這裏的安全,是指船隊在海上,不會被農民起義軍搶劫焚燬……
在不斷摸索中,元朝的海運航道經過了三次改進。
起先,船隊是沿着海岸線,傍海岸航行,這樣不容易迷航。但容易遇沙擱淺,而且航程艱難曲折,航期長達兩月餘。
後來,長興人李福開闢新航道,部分航道取遠洋航行,路線較爲徑直,航期縮減爲半月至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