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劉不支持老六的‘偉大計劃’很正常,因爲這一充滿了異想天開的方案,實在太誇張了。甚至跟他和朱老闆定下的‘華夷區隔’的對外國策,是完全擰着來的。
在朱老闆等大明王朝奠基者的認知中,‘凡海外夷國,如安南、占城、高麗、暹羅、琉球、西洋、東洋及南蠻諸小國,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爲不祥。彼既不爲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
所以朱老闆擔心說:‘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
當然也有唯一的例外,‘但胡戎逼近中國西北,世爲邊患,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
也就是說,在朱老闆和劉基、李善長等人認知中,這些地理偏僻、人民野蠻的‘夷國’,攻下來也不能給‘中國’帶來實利。所以他敢來打你,當然要堅決予以反擊,但不應該主動攻打。
這是大明開創者對元朝滅亡教訓的總結,他們認爲蒙古人窮兵黷武的擴張,並沒有給國家帶來多大好處,反而掏空了國力,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所以不該妄動刀兵、強求將朝貢國直屬大明。只需要對中華之外的藩邦屬國,建立朝貢體系,讓他們臣服於大明就夠了。
在這樣的國策之下,朱楨的開疆拓土、分封海外的‘偉大計劃’,自然無異於狂人囈語,很難被帝國的決策者接受,更不要說完成艱難的國策轉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