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朱楨點頭道:“因爲我知道,江浙海商可是靠着海外貿易,賺得盆滿鉢滿了。”
“聽說當初的沈萬三、顧元臣、殷紹宗之流,確實靠着海貿富可敵國了。”劉伯溫緩緩道。
“那爲什麼市舶司卻收不到他們的稅呢?”朱楨追問道。劉伯溫是浙東地主出身,雖然海商大都出自浙西,但應該對他們的勾當有所瞭解。
“問題的根子,大抵出在元朝。”劉伯溫果然知道究竟。“元朝起先承襲南宋那套,已經很成熟的市舶制度,讓漢人自行管理市舶司,他們只按時收稅。如此相安無事十幾年後,到了至元二十二年,因爲國庫銀根喫緊,元廷便接受中書右丞盧世榮的建議,施行‘官本商辦’的官本船制度。”
“官本船?”朱楨輕聲重複道。
“簡單說,就是朝廷出錢造船、還給本錢,招募商人出海經商,其貿易所的,七成歸國有,三成歸商人。”劉伯溫解釋道:
“而且爲了壟斷海貿之利,元廷還只許官本船出洋經商,禁止私人出洋,違者抄家。”
“說白了,就是蒙古人看到漢人海商賺取驚人利潤,眼紅了。要下場喫獨食了。”朱楨明白了。“結果呢?”
“結果就像蒙古人插手的其它事情一樣,他們不出意外將海貿搞得一團糟。‘官本船’制度不足十年後,就不得已告終了。”劉伯溫嘆了口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