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朱楨便將市舶司的情況,大體講給沈六娘,然後問她道:“聽說伱們沈家,原先就是靠海上貿易發跡的?”
“也不全是。”沈六娘便簡單講述起沈家的發跡史道:
“我家原先祖籍吳興南潯鎮,有一年鬧瘟疫,全家才遷到了周莊。當時瘟疫和戰亂不斷,周莊人口流失的厲害,我們家便一邊開荒拓土,一邊將那些失去業主和佃戶的土地佔歸己有。就這樣,積累了很多的田地。然後加以改良,並興修水利,將荒田變成良田。
“到我祖父萬三公繼承家業時,沈家已經擁有了良田數千頃。產出的糧食賣給那些海商,然後由他們轉運到北方。但我祖父一直很不甘心,因爲海商仗着壟斷海運,把收購價壓得很低,大頭都讓他們賺去了。”
“那他也自己弄條船,自己運糧到北方去賣嘛。”老六大聰明道。
“祖父起先也這樣想,可海面被當時的六大海商把持,市舶司在他們手中,就連元朝的水師也早就成了他們的爪牙。所以只有六大海商和依附於他們的商人,才能放洋出海,其餘人一概沒門兒。”
“祖父各種嘗試都以失敗告終,但他是個極有遠見、又既有韌性的人,既然認定了海貿這條路,就無論如何都要把它走通。”
“他是怎麼走通的呢?”這是朱楨最關心的。
“他仔細研究後發現,當時六大海商之一的陸德源,年事已高,而且沒有子嗣。幾個侄子也都是等着喫絕戶的酒囊飯袋。”沈六娘接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