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俗話說“老小老小”,意思是說人老了,就變得像小孩子了。太奶奶有時就很像小孩子,愛腳跟腳,腿跟腿,無論艾黃被邀請到哪裏去作客,太奶奶都要跟去,跟去了如果不受重視,還老大不高興。家裏來客人也是一樣,哪怕來的是艾黃的同學,太奶奶也不願意被落下,至少要敬陪末座,如果大家講的都是她不知道的事,她會覺得很受冷落。
太奶奶這點連老黃有時都忍耐不住,想要把太奶奶的“壞習慣”給“別掉”。但艾米不試圖改造太奶奶的生活方式,她儘可能去理解太奶奶爲什麼這麼積極參與青年人的生活,她設身處地想象當自己老了,兒孫都有了自己的生活,老黃也不在了(上帝保佑他),她應該也會渴望參與兒孫的生活,讓自己感到仍然是個有用的人,仍然走在生活裏,沒被落下或拋棄。所以艾米無論到哪裏去作客,都會力邀太奶奶參加,並用她的“嚼功”將太奶奶和客人都involve到聚會交談中來,讓太奶奶充分發揮自己的“嚼功”,把大家都“嚼”得分外開心。
艾米在家講的第二個道理,是“講理就講理,別牽扯感情”。有人覺得這是沒感情或者不重視感情的表現,但事實剛好相反,這正是珍惜感情的做法。無論誰做了好事正確的事,艾米會往上面加感情砝碼,但如果是不好的事不正確的事,艾米就把感情放在一邊,只就事論事。
老黃愛看球,艾米就只把這當成老黃的一個愛好,而不附加感情砝碼,不探求象徵意義,不當成“球賽大於老婆”的證據。如果老黃因看球誤了帶兒子出遊的大事,艾米會出來“嚼”老黃,因爲老黃作爲父親,不應該只顧自己的利益,損害了兒子的合法權益。但她不會把這當成老黃愛情日漸沒落的證據,牽一髮動全身,憶苦思甜,今非昔比,搞成一場大動亂。
艾米在家講的第三個道理,是“以理服人”,對老少四代都是如此。太奶奶信書本,信印刷品,信文字,艾米就引經據典說服太奶奶。黃米還小,還聽不懂大道理,但艾米早就開始對黃米“以理服人”了。
我們這些成年人,腦子裏充滿了各種概念和道理,很難想象出一個小孩子的腦子裏什麼概念和道理都沒有,會是個什麼情景,常常會有“你怎麼連這也不懂”的疑問。艾米很能設身處地,她知道任何道理對孩子來說,都是高深的,都需要具體化,需要慢慢灌輸。她對孩子講道理,不是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拿道理來說服他,因爲那樣做基本沒用,孩子還不懂那些大道理,艾米是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把道理裝進孩子的腦子裏去。
自從知道懷上了第二個小寶寶,艾米就很注意創造一些sibling的情景讓黃米爲妹妹/弟弟的到來做準備,她給黃米講兄弟姐妹的故事,家裏的動物玩具都變成了兄弟姐妹,她自己扮演小弟弟小妹妹跟黃米玩,幾乎各種sibling情境都做過roleplay,所以妹妹還沒出生,黃米就已經跟妹妹相處了好幾個月了,早就習慣了家裏有一堆弟弟妹妹。
以前的人說“醜妻是寶”,意思是醜妻不會想那些花花心思,也沒有紅杏出牆的機會。這當然是很沒有自信的說法,而且也不一定符合事實,醜妻出牆的多得很。以老黃短短几年婚姻生活的經歷來看,應該說“JIAO妻是寶”,一個聰明漂亮懂道理講道理的妻子,會讓你的家庭生活平安幸福,如在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