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壽筵 (第4/6頁)
金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哈哈……呵呵……”一陣大笑聲猛地爆發了出來。“呵呵,十三媳婦兒還真是有趣兒。”大貝勒笑得眼淚都出了來,抽了手絹兒按着眼角,三爺笑得輕微地咳嗽着,喃喃說了句:“怪不得……”屋裏衆人沒有不笑的,就是冷着臉孔的四爺,陰着面龐的九爺,也都忍不住眼中的笑意。只有十爺面色古怪,只不過笑過之後衆人那或晦澀或探究或深思的臉色,讓我覺得還不如之前那樣乾巴巴的氣氛來得要好。
胤祥卻是一臉的笑意,嘴角兒彎着溫柔,眼裏的溫柔卻是嘴角兒的十倍,袖底下的手緊緊地握住了我的,有些疼,但卻是別樣的甜蜜。屋裏笑聲漸漸淡下去,我理了理思緒,對胤祥說:“我先過去了,娘娘那兒我還沒去呢。”胤祥一頓,顯然是不明白我怎麼還沒去見德妃,但他也沒再說什麼,只是笑着點了點頭,我朝屋裏衆人彎了彎身兒,就想退下。一旁坐直了身子的十爺伸手攔住了我,眼光中帶着不忿和一些意味不明的神色,我心裏“咯噔”一下,他又想怎樣。十阿哥呵呵一笑,挑着眉頭:“不必急着走嘛,一會兒一同過去給德妃娘娘拜壽也就是了,正好一起。”我一怔,那成何體統,要是胤祥一人也就算了,跟着一大羣男人去拜壽,雖說都是名義上的親戚兄弟,那也太……我用腳趾想都知道那樣的後果是什麼,傳言肯定是要多難聽就有多難聽。
明知道他是爲了剛纔的事情找碴兒,可也挑不出他太大的錯來,我鎮定了一下,抿了抿嘴角兒:“不用了,我還是先過去好了,女人腿腳慢,省得給你們添麻煩。”十爺冷冷地一哼,蹺起了二郎腿:“側福晉又何必這麼疏遠客氣,我可是誠心相邀,以禮相待,都說側福晉知書達理,深曉三從四德,怎麼這會兒子卻又不懂了呢。”
一口氣從我胸口直衝腦門,耳後一陣燥熱,他一口一個“側福晉”,讓我不禁又想起了那天在船上的事兒,那時他大聲地說胤祥“命裏帶煞,不宜早娶”,所以我才變成了個側福晉……胤祥的手突然使勁兒地用力起來,他的憤怒化作一陣冰涼的顫抖,從他的手上傳到我的心上。我大怒,可臉上卻笑了起來,十阿哥一愣,我淡淡地笑說:“十爺說的是,女人就應該遵從三從四德才是……可是我阿瑪不在這兒,丈夫也沒說什麼,那就只剩下……”我頓了頓,嘴角兒一彎:“十爺要是非讓我聽,那我聽從您的吩咐也就是了。”
“噗!”三阿哥的一口茶噴了出來,“哈哈……”屋裏發出的笑聲已經不是大笑而是狂笑了,十爺的臉紫漲起來,偏偏什麼也說不出口,只是大張了鼻翅兒,呼呼地喘着粗氣,頭上的青筋也爆了起來。胤祥的手卻回暖了起來,我微微張開五指,與他的手指交叉,他頓了頓,就用力地握了回來,溫暖的感覺如牆邊的藤蔓一樣,順着陽光緩緩地爬上的我的手臂直至心裏,一屋子的笑聲好像都在離我很遠的地方,虛幻地響着,唯一的實在就只有彼此交握的十指……
“咣”一聲門響,驚醒了我,屋裏的人也都安靜了下來。“這是怎麼了,說什麼笑話兒呢,我大老遠就聽見了。”一個溫潤的聲音響了起來,我的心卻是一沉,慢慢轉了頭看過去……
容長臉,八字眉,鼻正口端,嘴角微微翹起,溫和中帶着一股不能忽視的貴氣,正是當朝太子、二阿哥胤礽。見他進來,屋裏立刻肅靜了起來,人人都站了起來請安,太子微笑着一一回應,眼光卻不經意間落在了我與胤祥交握的雙手上,不禁微微一怔。我下意識地正想收回手來,胤祥已經輕輕放開,跨前一步,一個千兒下去:“臣弟給太子爺請安。”太子一笑,伸手虛扶:“十三弟,快起來。”胤祥嘻嘻一笑,順勢站起身來,太子的目光落在了一旁我的身上。我心“嗵”地一跳,不及多想,已經潛意識地按照禮數走了上前:“給太子爺請安,太子爺吉祥。”太子哈哈一笑:“弟媳婦兒快請起,多日不見,聽說你身子一直不爽,如今可是大好了?”我又福了福,站起身來恭聲答道:“是,好得多了,煩勞您掛記了。”
太子爺又看了我兩眼,竟轉頭向一旁的胤祥笑說:“看來你媳婦兒調養得不錯,倒是比那時出落得越發好了。”他話一出口,屋裏的人都是一怔,雖然是半開玩笑,可這話也還是有些不莊重,胤祥眼光一閃,卻是笑說:“她身子不好,只能用心調養了。”我心裏卻覺得好像喫了個蒼蠅似的不舒服。在座的各位爺都是面色深沉,看不出個所以然,只有十四阿哥的眼中明顯地露出一絲不屑,見我眼光掃了過來,他一頓,眯了眼,幾乎是惡狠狠地盯了回來,嚇了我一跳,忙調轉了視線,就聽耳邊太子在問方纔是怎麼了,什麼事情這般好笑,說出來也讓他聽聽。這話一問出來,衆人的臉色又是一變,想笑又不好笑的,十爺又豎了眼睛來看我,臉上表情也甚是扭曲,一干人等你看我,我看你,即不想得罪十爺,可太子的問話又不能不答。
就這麼過了半晌兒,太子的表情越發疑惑起來,他正要開口,一旁的三爺走上前兩步,低聲跟太子爺說了些什麼,太子先是一怔,瞅了我一眼,臉上帶了些好笑,又有幾絲驚訝,我衝他咧了咧嘴,做了一個乾乾的笑容。他又轉眼去看面帶訕色的十阿哥,十爺的眼睛瞪得老大,面色異常的紅潤,太子明顯是強抑着笑意,輕輕嗽了嗽嗓子,假做咳嗽掩了過去:“好了,好了,說笑完了,也得辦正經事兒了。”他轉頭看看一旁條案上的自鳴鐘,“時辰也不早了,大哥和各位弟弟們隨我一起去給德妃娘娘上壽吧。”說完又回頭對四爺和十四爺說:“四弟,十四弟,你們先去跟娘娘通稟一聲,說我們即刻就到。”四爺他們躬身答應了。德妃是他們親額娘,過壽時本就該隨侍在身邊,清朝規矩,皇子出生立刻抱走,有專人教育,母子一年能相聚的日子真的不多。更何況今個兒來賀壽的宗室大臣的內眷一定不少,先去通知避一避也是應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