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些事,徐隨珠自是不知的,她此刻喫得正歡。
姑姑的手藝真不賴!
放到三十年後,單憑這一手廚藝,隨便租個鋪面就能掙錢。
可惜八十年代末的小漁村,很少有人捨得花錢喫飯。大都是在家解決。
鎮上倒是聽姑姑說有幾家賣喫的,但都是包子、饅頭、餛飩、炸油條之類的早餐、點心。一過晌午就打烊。
就那也不是人人都會去買了喫,一般都是給孩子買點,大人基本都在家扒泡飯、喝米粥。
看來,想學小說裏那些主人公,開店賣美食,似乎不是那麼容易。
也許是時機未到吧。
印象裏,八十年代中後期開始直到千禧年前後,國家重點投資沿海一帶,並且隨着旅遊業的發展,沿海漁村集體改革。
餘浦縣更是大刀闊斧——國有漁場分塊承包給個人;峽灣漁村、龍灣羣島陸續開發。到千禧年時,峽灣漁村一躍成爲東南沿海最受歡迎的海濱度假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