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巫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問我呀問我呀!想找什麼書,你說名字就行了!沒有名字也可以,你描述出大概的方向與內容,我就可以幫你把相關的書籍都找來!”一個歡快的女性聲音從旁邊冒了出來,然後一冊竹簡飄到了唐寧的面前,它繞着唐寧轉了個圈,問道:“你就是我的新主人嗎?”
“你就是三味書屋的器靈?”
唐寧反問。
“嗯嗯嗯!”語聲歡快的竹簡,停在了唐寧的的眼前:“是的沒錯,我就是三味書屋的器靈!你可以叫我的名字——韋編!”
韋編,是個頗爲古老的詞彙了。
古人最早用竹簡書寫文字,一根根寫了字的竹簡需要編連起來,才能構成書籍。將竹簡用絲線編連的叫“絲編”,用麻繩編連的叫“繩編”,用熟牛皮繩編連的叫“韋編”,毫無疑問牛皮韋編是其中最結實的。
當年孔夫子人到晚年,和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大牛一樣對神祕學產生了濃重興趣,不相信世界完全是由巧合拼湊而成的,所以一遍遍翻閱《周易》試圖尋找答案,這翻着翻着就把串周易的牛皮韋編給磨斷了,而且不是一次而是數次,孔夫子找沒找到就答案不清脆,貢獻了個成語倒是肯定的,這個成語喚作——韋編三絕。
所以,三味書屋這器靈名叫“韋編”,略有點不吉利?
韋編斷了還能換條新的,器靈掛了怕是沒可能再涅槃重生……
這器靈,相當於這個藏書超過百萬捲圖書館的管理員,而且是對所有藏書瞭如指掌的管理員,掛掉就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