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夢遊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端午節了,又喫糉子了,突然想到糉子來歷的傳說。
傳說,端午節的糉子,是人們爲了黏住魚的嘴,讓魚不能傷害屈原的屍身而做的。
可是,爲什麼後來,這糉子不是丟到水裏餵魚,而是進了我們的嘴裏呢?
我利用小學時,老師教的“閱讀理解”技能,對這個問題做了一些深入的思考,有了以下的一個理解。
可能那個傳說中的魚,並不真的是指實實在在的魚,而屈原的屍身也不是指真正的屍身。
那麼,魚是暗指什麼呢?誰喫糉子就是指誰。
想一想,我們這些喫糉子的人,是不是很少有人去說屈原的不好?仔細想想,屈原究竟哪裏好,好像也真說不上來,是偉大在治國安邦了,還是偉大在抗擊侵略者了?爲什麼,數千年下來,很多可能比屈原更偉大的英雄人物,我們都已經不是很熟悉了,卻還是知道屈原呢?
糉子黏住了魚的嘴,但想來也黏住了喫糉子的人們的嘴。
由此,再進一步的去想,黏住魚的嘴,是爲了保護屈原的屍身,黏住人的嘴又保護了什麼呢?大概,就是保護了屈原的身後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