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5 (第1/7頁)
學做飯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經釋,上可達天子,下可依門生故交出仕爲官,但天下官位有限,自家親眷尚不能安排齊,如何能再給他人?學問又非戰功般清晰可見,怎能上達天聽?所以必然要抬身價,文人名德廣傳,輕武排外,皆不過此。”
“你覺得他們文可提筆治一方,武能治軍安天下,縱橫捭闔實爲大才,不過是把持學識,欺你無書可學,無人可用!”
“過往世族做大,我也無法更改,講與你聽,只是徒增煩惱,兼之養客尊士也是個好名聲,於你有益,也就不曾言說,畢竟你爲我部將,只要我能有成就,士人也不會輕慢於你,但……如今不同。”
劉琰接受的是後代教育,會想到政治綱領這些現代教育的內容,不過,古代還有很大一批打天下的人,並不需要用明確的思想來團結所有人。
舊有的制度與思維早就根植人心,只要能組織起來軍隊,按軍功分利,武將就能爲之衝鋒陷陣,而想推行更改的,有了地盤和武力就可以去做,所招攬的武將和文官並不一定是政策的支持者,只要設想好怎麼做,通過威逼利誘等手段,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就像是孝武帝開辦太學,不斷髮動對匈戰爭。
只是這樣的成功,無法復刻到劉備想做的事上來。
跨度太大了,那樣的改革雖有不小的變化,但還是君臣父子,人可爲奴爲隸,本質還是一回事。
可現在不同,單一個廢除奴隸,就已經要動搖無數根基了,必須有足夠的,能理解、認可並支持新道統的人一起堅守,才能將它真正推行下去,不會被他人篡奪,也不至於大幅度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