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3 (第1/6頁)
學做飯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了。”
劉琰回想着這幾個月所購買的物資,將那些分散但相關聯的支出統計在一起,粗略的估加了一下,再次倒抽了口冷氣:
“等等,爲了建這個石門鐵廠,你陸陸續續砸進去近一個多億?我怎麼記得之前你說只用一千來萬,啊,你那時候說是增加一倍產量,現在近十倍……也還行吧。”
上億的支出對普通個人來說着實有些可怕,但對於鐵廠來說,已經便宜到不能再便宜。
清末有名的漢陽鐵廠,建造了整整三年,累計耗資五百萬兩白銀,摺合現代人民幣大概是七億多近八億元。
不過人家產鐵量也足夠駭人,三年產能達到十四萬噸,平均每年生產四點七萬噸鐵,四千噸的產量還夠不到對方年產的一個零頭。
但他們這也不能單看鐵產量,技術上的不足與時間緊短在那兒擺着呢,鐵廠滿打滿算也就建造了四個月,能靠現代工業設備縮短差距,穩步推進到月產三百五十七噸的數目,幾乎可以說是奇蹟了。
只不過,當初建設時並不是全投入在‘鐵廠’上,而是大量相關的上下游行業,又根據需求和能力分成了若干項目,譬如修路造車,挖礦工具,工匠培訓等等,再讓合適的人去推進。
於是,諸葛亮送給劉琰的購買清單就極爲詳細,詳細到不同項目需要多少個油鋸和多少油都寫得極爲清楚,可她哪有興致看這個?最後只看統計起來的最終需求,項目合起來要做什麼?那是啥?可以喫的嗎?
“鐵廠的鐵也不是憑空來的,還有那麼多相關配套設施呢,你要是再算上修路和麥城煤礦,那這個數字差不多就近兩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