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肝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是食物鏈的規矩,一塊好肉由掠食者先喫,再逐級分配,最後各憑本事爭搶。
譬如獅羣捕獲了角馬,就由雄獅與主力先喫,再分給幼獅與傷患,待它們都喫飽了,才輪到鬣狗和禿鷲分一杯羹。而越是後來者,越會爲了殘羹冷炙打架。
所以,阿薩思一喫完就允許人類“上桌”的行爲,完全是一種友好的舉動,更是一位掠食者所表現出的最大善意。
對她來說,人類充當誘餌,她得到了巨蟒。按出力分配,他們喫她剩下的有什麼問題?沒毛病。
但對土著來說,掠食者喫飽了沒拖走殘骸繼續喫,等同於大自然的恩賜。
是以,野生野長的土著在回過味後怪叫一聲,趕緊招呼三個孩子撿肉,又拍醒了同伴,讓他回部落求援並療傷。
被喚醒的土著膽子是不大,但生命力卻很頑強。只要身邊沒有恐龍,他即使渾身被巨蟒的牙齒割了十幾道口子,鮮血淋漓,也能爬起來直奔部落,只留下零星幾個血腳印。
不多時,十一名土著抵達這裏,他們飛快地收拾殘骸、夾起三個孩子返回部落,之後便是漫長的詢問和三觀重組的時間。
傷患敷着草藥,大肆渲染阿薩思的恐怖:“阿魯塔姆真實存在!我看到了,祂是一頭巨獸,跟我們見過的每一頭野獸都不一樣,因爲祂的皮膚是用珍貴的銀做的!”
他指向一隻氧化的銀盃,這還是幾年前進入亞馬遜的外來者遺落之物:“就是這個顏色,祂是銀做的,比岩石還堅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