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天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箱船,還?有油船、工程船、客船、LPG船、LNG船……沒造過的船太多太多了,現?在都能試一試,我爲什麼不願意?” 林敘:“……” 林敘成功被他?說服了。 “而且現?在的辦公室更寬敞了,主管是我朋友,我累了就能睡,這不比干別?的活好?” 林敘這才發現?,陳遼居然帶了張摺疊牀過來,以?後如?果要熬大夜,他?就直接睡到林敘辦公室裏。 這艘集裝箱船相比巴拿馬型散貨船的好處是,船的圖紙都是現?成的,不需要林敘他?們?從頭開始設計,不過這一類型的船設計起來也有其難點——裝載和穩定性,除此之外,在船舶公司和坡國簽訂的合同?裏,這艘集裝箱船的速度必須要快於17節。 而和散貨船不同?,集裝箱船的上部裝有集裝箱,上部重量遠高於下部重量,在不平衡的情況下,船自身的安全性難以?得到保障。 “基本就是這些問題吧?” 拿到圖紙和設計要求之後,林敘和項目組的成員們?進行了初步的分析。 首先是各人從船型、裝載、船體、集裝箱設備等?方面分別?提出這艘集裝箱船建造時的注意點,林敘進行匯總,建造時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所需材料也在匯總分析之後提出來。 林敘很快進入了工作模式。 他?前一陣確實迷茫過,可在確定了自身要完成的任務之後,林敘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這艘船的建造之中。 “最大的難點還?是集裝箱吧?咱們?廠之前造過集裝箱,但這個規模的集裝箱,我們?還?沒有裝配的經驗。” “有集裝箱,船艙裏就得裝導軌。” “穩定性的問題也得注意,壓載水艙要裝幾個?” 小組成員們?你一言我一語,林敘的筆記本上很快就寫滿了內容。 南江廠以?前造過集裝箱船,但那艘船距離現?在時間不短,而且集裝箱數和噸位都偏小,速度也不快,和林敘手頭這艘集裝箱船訂單的要求完全不匹配。 林敘翻找過以?前的資料,卻並沒有找到可用的信息。 不過不管造什麼船,林敘都習慣先做好規劃——找尋國內外的相關經驗,同?時結合自身在造船上累積的實踐。 這艘船的技術難點是由?研究院負責的,林敘他?們?所考慮的問題,設計之初研究院已經指出來了,也給了南江廠這邊一定的指導。 但因爲林敘此前沒有造過這類船,對於對方給出的建議,他?並沒有全盤接收,而是必須探究明白對方設計的用意是什麼——某些設計林敘能夠看出來,但也有一些設計他?不理解,所以?他?必須搞明白了。 研究院那邊甚至都被林敘搞煩了,隱晦暗示林敘別?問太多:“你們?負責造不就行了?” 解釋權在他?們?那邊。 林敘的回答也簡單,行,不問明白的話,建造過程中產生的任何問題,他?們?概不負責。 “概不負責這個詞是不是太重了?你表達溫和一點。” 林敘:“……咱們?廠自己不能接訂單嗎?還?是以?後都不想接了?” 偷師纔是第一位的。 其實要林敘自己負責這艘船的設計,林敘覺得,只要時間足夠,這倒也未必不可行,不過這艘船畢竟是研究院和坡國方面簽訂的合同?,對方的設計確實給他?們?省了不少時間。 林敘也清楚自己的要求或許有些爲難,不過他?不想稀裏糊塗造完一艘船,或者說只承擔生產的責任。 …… 而事實上,林敘代表南江廠詢問的問題並不算多,建造上的難點,在他?問過研究院之後,大半也得到了回答。 在把從船體到穩定性的所有疑惑解決之後,林敘也正式參與到這艘船的動工了。 “根據設計圖,咱們?這艘船設有短艏、艉樓……還?有集裝箱導軌和克令吊。” “初穩定性高達必須大於0.4米……” “底部結構爲縱骨架式……部位爲橫骨架式……” 如?果說,剛收到設計圖時,一艘集裝箱船對於林敘而言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的話,到現?在,他?已經基本喫透了這艘船,在他?面前,這艘船已經沒有祕密了。 集裝箱船的應用一直很廣泛,眼下南江廠建造的這艘只是700TEU的集裝箱船,而在將來,國內船舶業可以?製造出13000TEU的超大型集裝箱船,從700到13000,這條路,船舶行業走了整整30年。 “先造700,再?往四位數造,咱們?不用太着急。” 集裝箱船的設計模式大體有些相似,不過和軍艦一樣,越往後設計越複雜,功能越多樣化,有了眼下建造700TEU集裝箱船的經驗,毫無疑問,以?後南江廠也能夠承擔更大規模的集裝箱船的建造。 船正式動工之後,林敘愈發顯得忙碌了。 船由?自家船廠設計和由?研究院設計畢竟是不同?的,雖說雙方都是船舶總公司下屬,但如?果是南江廠自家的設計,設計和建造的溝通會更通暢,即便?有些小瑕疵,雙方溝通之下也可以?順利得到解決,而造旁人設計的船,人家設計擺在那裏,如?果他?們?南江廠沒把船造好的話,丟的顯然是南江廠這塊招牌。 因而建造之初,林敘就給項目組下了要求——必須超標準完成這艘船。 開工的第一天,林敘就時時刻刻緊盯着。 船體的各個部位的建造,所需的材料,總長,型寬,型深……只要是和這艘集裝箱船相關的細節,林敘都會一一細問。 建造集裝箱船的項目剛到林敘手裏的時候,項目組有幾位成員是第一次進林敘的小組,和林敘打交道?的時候,幾位新?人都和陳遼誇林敘脾氣?好。 陳遼:“?你確定?” 當時新?人們?不明白陳遼的目光代表了什麼,開工之後,新?人們?終於懂了。 這時候的林敘和一開始的林敘根本就是大變活人,讓人根本不敢和他?對視。 關鍵是,一旦他?們?負責的部分出現?了什麼問題,他?們?試圖辯解,卻根本辯解不出什麼東西,因爲所有人都發現?,林敘的理論功底比他?們?深厚得多,所以?他t??可以?輕易指出他?們?的辯解詞中的邏輯錯誤。 邏輯上就是錯的=本質上就是不可行的=不如?一開始就認錯。 到這時候,說林敘人很不錯的變成了陳遼。 然而,不管他?怎麼說,其他?人都不相信了,反而用一種同?情的目光看向陳遼。 誰都知道?,陳遼一開始是和林敘作對的。 可在林敘的威逼利誘/暴力壓制/欺壓之下,他?居然倒向了林敘。 陳遼:“……” 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這種理解倒也不是完全錯誤的。 總而言之,都是林敘的錯,所有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