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1/7頁)
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師說:“以曦公所見, 這些物什當如何使用?京城有百萬人, 若全都賴朝廷供應,怕是朝廷也支撐不了幾日。”
裴三郎說:“之前大地動時的以工代賑便挺好。”
“冬日裏, 不能在戶外幹活做工,可以在帳篷裏做些手工活計,恰逢現今豪商們拉着糧食、毛皮等物什進京。朝廷可以出資收購豪商們運進京的物什,再派發給安置在帳篷裏的那些人, 把從帳篷裏產出來的物什又賣回給豪商, 讓豪商再賣到各地。如此, 朝廷有錢賺,豪商有錢賺,房屋倒塌的人也可以活下去。待來年豪商們離京,人們便可以用在帳篷裏做工獲得的錢財存款, 去購置需要的物資, 將生產勞作工具、糧食種子準備好, 待開春土地化凍, 這場難關就過去了。”說白了, 就是朝廷組織的手工作坊走起,冬天戶外呆不了, 就留在室內作坊幹工唄,照樣能夠發展生產力。
望公問:“手工活計?曦公是指什麼?”
裴三郎說:“我作坊裏造的帳篷遠不夠安置京中災民, 由朝廷出資向豪商們購買生產帳篷所需的羊皮等物什, 交給那些收容到帳篷裏的人, 造更多的帳篷, 安置更多的人。帳篷的造價貴,那些人買不起的,豪商也不會買,來年開春之後,朝廷收回帳篷,有損壞的地方修補,再做好保存工作,投入親隨軍大營,充作戰備……戰備物資。”
“以後行軍紮營,親隨軍們住在帳篷裏,可以免受野獸毒蟲襲擊,即使是在冬日行軍,也不用擔心夜裏凍死。”
“京城現在到處都在動工,想必沒有時間在家裏紡線做衣服,可以讓他們將明年的衣服鞋襪備上。我打個比方,一件衣服用的布料針線是一文,他們縫衣服的手工費是一文,成本兩文錢,賣三文錢,朝廷能賺一文。誰買這衣服呢?做工的人,他們總是要穿衣服的,爲朝廷做工,手裏賺到銅錢了,就會買。這樣他們有衣服穿了,朝廷也有錢賺了。”
大家紛紛側目,全看向裴三郎,這真不愧是銅錢精哈!
裴三郎被他們的眼神看得有點尷尬,硬着頭皮繼續安利,說:“朝廷肯定是沒有那麼多糧食的……吧,每個人一年裏能喫的糧食其實就那麼些,他們每天賣力幹工,賺的糧食會有盈餘,就可以換成銅錢買衣服鞋襪,甚至給家裏的孩子買糖食。”
他頓了下,說:“有人會縫衣服,但不會燒炭,那麼,就會用爲朝廷縫衣服賺到的錢,去買朝廷賣出來的炭。朝廷就賺走了賣炭的錢。會燒炭的人不會縫衣服,用爲朝廷燒炭賺的錢去向朝廷買衣服,朝廷又賺了賣衣服的錢。他們造十斤炭,賺一斤炭的工錢,朝廷只需要付工錢、木柴、炭窯這些成本,算三斤炭的錢,還能剩下七斤炭,相當於朝廷沒花錢,就有了七斤炭。做衣服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