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公子在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香港的第一份出版的報紙是1841年5月1日創刊的英文《香港政府公報》,專門用於港督府政府內部和英國公民內流通的一份公報。
直到16年後,1857年,香港纔有了一份兩面印刷的中文商業報紙《香港船頭貨價紙》,與其說是一份報紙,不如說是一個貨價表,專門提供給商人們看的。
也正因此,這份報紙銷量不佳,第二年便被清末民國時期着名的外交家、法學家伍廷芳收購,重新排版定位,租借了一套全新的中文鉛字,纔算是成就了一份真正的報刊,也就是後來發展較好,公認的第一份中文報紙《中外新報》。
發展至今,香港的報紙行業五花八門,有專門報道香港事實新聞的《香港日報》,有報道國外風雲的《星島日報》,也有專門報道馬經的《馬房日報》,更有以而聞名全港的《明報》報刊。
霍耀文看着手頭上各式各樣的報刊報紙,不得不佩服明仔的辦事效率,這才短短一天的時間,就蒐集了這麼多不同報社不同編排的報刊。
在篩選出專門報道新聞、馬經、狗經等不適合的報刊後,落在霍耀文面前的竟然還有二十多份,剩下的報紙幾乎都有專門爲讀者提供、文章、雜文的副讀刊。
《香港華文詩報》《香港文匯報》《明報》《星島日報》《香港文學報》《香港作家報》《文學世界》《文藝報》……
一溜煙相差無幾的報紙名,讓霍耀文看的是眼花繚亂。
又再次剃選掉一些明仔提供的銷量不佳的報紙名單,面前剩下的只有五份最爲合適的報紙,分別是《明報》《大公報》《星島日報》《香港文匯報》以及最後的《文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