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小點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師父之所以封印我,是爲了保護我,同時也是爲了給自己的法脈留下傳承。”陳九公說到這裏滿面的痛苦,彷彿是曾經的事情就在眼前一般。隨着他悠悠的敘述,彷彿是爲我打開了一扇通往三千年前,商周爭霸,封神之戰時的一扇大門。
原來,陳九公與姚少司二人在孩童時期就被趙公明收爲弟子,跟隨趙公明修道八百年,直到商朝末年趕上了上一次的天道更迭。那個時候老子、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坐而論道,老子堅持天下大勢以人爲本,元始天尊則說凡是修行者在於一個根性,只有有根性之人才能夠得道掌控輪迴。兩人雖然論調有所差異,但是共同點都是人才是這個世界當之無愧的主宰。而通天教主不這麼認爲,他認爲應該有教無類衆生平等。人類的智慧雖然得天獨厚,但是其他旁類,無論是山川河流草木砂石,還是披毛戴角溼化卵生之輩,只要是開了靈智一心向道,都應該一視同仁,況且人類天生的吾我貢高,對於修道一途的堅持比不上旁類,其他旁類更懂得修行一途得來不易。
由於三位聖人在掌管大道族類的意見上不統一,於是鬧到了老師鴻鈞老祖那裏,於是老祖於先天之地設下封神榜,並且立下賭鬥之約,也就是說,哪一派贏了,下一個紀元就由哪一個教旨統管六道。據說雖然老祖定下了封神榜,但是封神榜只要求必須要敕封365位正神,用於穩定天下氣運。至於這個正神是闡教出身,還是截教出身,抑或人道教、無教派人士,都沒有明確規定。
那個時候勢力最大的其實是截教,因爲通天教主奉行有教無類,所以門徒遍及天下各個種族。而在遠古時期,人類剛剛起源之時,老子發現了人類的悟性得天獨厚,於是創立了人教並且奪得了那個紀元的天道正統,所以三千六百年來,人類的發展飛速,各種部落族羣林立,直到經歷了夏商兩朝奠定了王朝一統的局面。眼見人闡兩教在當下都不足以單獨對抗截教,如果支持闡教,人教的教義並不會被壓縮,而如果支持截教的話,人類的權利將會旁落。於是造成了人闡兩教共同對付截教的局面,也就是說,這個本來應該是人闡兩教對抗截教,商朝對抗西周的賭局,從一開始就並不公平。
在封神之戰開啓之初,趙公明曾經告誡過兩位弟子,修行之人一旦入世被紅塵所染,一個不好就是萬劫不復,並且嚴令兩人不許下山。但是隨着戰火的波及,越來越多的截教門人被無端殺害,趕上聞太師以同門之情相邀,再加上趙公明也對闡教門徒心有怨懟,這才下山爲同門出頭。
但是趙公明一招制敵卻從未傷人性命,怕的就是事情做絕了沒有迴轉的餘地。而闡教衆人知道趙公明是通天教主門下的得力戰將,於是在趙公明兀一現身之際,便已經定下了奪其性命的打算。
“可憐我師一世爲人公正,最後反被陸壓邪道以釘頭七箭書所害,可見人闡兩教門徒何其狠毒!”陳九公說到這裏已經是咬牙切齒,彷彿恨不得回到當初,生吞其肉才能罷休似的。
他這一番論調簡直是顛覆了我的三觀,以我以往的認識,明明人闡兩教是替天行道,截教幫助大勢已去的殷商乃是逆天而爲,所以最後才落得那樣的下場。雖然在書中也能感受的到,趙公明是個本性純良的神仙,只不過脾氣大了些,受不得別人說他作爲通天教主弟子卻不敢爲截教出頭,但是終歸沒有陳九公說的那麼大義凜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