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以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晚上, 他們去喫了一頓巴曼薄亞的特產美食——直徑有30厘米長的大型貽貝(去硫化氫和甲烷版),感到了暗海食物與光海食物的差別:比起光海貝類的彈性十足,深海貽貝的口感比較鬆軟, 就像在喫剛出爐的麪包, 入口即化。廚師烹飪技術很硬,撒了大量黑胡椒、醬料和海帶, 把大型貽貝加工得汁多味美。
接着,他們聽了20赤幣上印着的音樂家的作品演奏會。有交響詩篇《赤紅王》、清唱劇《大峽谷下的女人》,交響樂《深海國》和電影配樂《七子》《海神之罪》等等。
就在音樂廳對面的夜市上,大老遠就能聽見有長了三百顆細牙的皺鰓鯊族小販吆喝着:“普天同慶普天同慶,龍城護鰭廠老闆帶着小姨子逃跑了,原價500赤幣的護鰭現在清倉大甩賣, 只要100一雙!”
聽到這個,和歌和紗紗激動了。普太太一臉佛系:“你過五十年來看, 他們臺詞還是一樣的, 唯一變化可能就是100變成50了。”
夜市上還有販賣“覓食器”的攤鋪。而所謂“覓食器”, 其實就是注入邪能、馴化後的鼠尾鱈。它們生來就有非常強悍的覓食本能, 可以用鋒利的吻部挖掘海底平原上的泥沙, 高效找出底棲可食小型動物。鼠尾鱈在光海也很常見, 屬於生命力非常頑強的生物。在無數陌生的物種中看到鼠尾鱈, 還很有親切感。
這一天活動結束後, 一行人回去睡了個好覺,第二天乘艦艇出城。
一路旅途上,梵梨只要有空就會和普太太交流,向她打聽深淵帝國的各種信息。普太太政治、經濟和國家體制不太瞭解,但對歷史瞭解很多,一口氣跟她說了很多帝國的奇聞異事。
三個小時後, 他們抵達了火山之城。
火山之城顧名思義,就是建立在海底火山附近的城市。這裏也是深海生命起源之地。這座城市的建築都是尖尖的塔狀,平均高度55米。最初這些尖塔都由沉積的碳酸鈣凝結而成,隨着時間推移,碳酸鈣也慢慢變得堅硬如同鋼鐵。
最初,這裏是一座工業城市,能源工廠利用火山加熱海水所提供的熱量發電。自從火山之城開啓了旅遊業,政府把高溫水域和低溫水域隔離開,將這些塔改造成了酒店、賭場、商場、娛樂場所等等消費場所,吸引了大批深海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