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隱患
堵上西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宮。 政事堂。 曾經的政事堂便是而今的內閣所在。 它是一處規模宏大的四合院建築,主院便是內閣首輔溫煮雨的官署。 西院是尚書省、東院是門下省和中書省的衙門。 年承鳳坐在中書省衙門裏,放下了手裏的筆,將凍僵的雙手放在了旁邊的炭火上烤了烤,然後站了起來,捶了捶酸楚的老腰,對坐在一旁的國子監祭酒莊別時說道: “太學院院正花滿庭離開了京都,但明年秋闈這事,卻不能因爲他而耽誤!” “這件事迫在眉睫,三省已討論通過,首輔也已簽署了決意。” “攝政王尚未離開的時候就說過,科舉,是國家的頭等大事!” “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公開、公平,公正!” “所以從現在起,原來的舉薦制度完全取締!” “所有的學子們,統一通過科考之選拔而入仕,所以這決意現在就得發往各地,畢竟寧國偏遠地方的學子來京都需要走很長的路。” “明年秋闈舉行的地點,攝政王定在了長樂宮……那是個好地方,有很多很多的空房子提供給學子們住,但貢院卻還需要重新規劃……工部黃尚書已去了長樂宮,所以你不用擔心什麼。” “至於科考的題目,攝政王倒是命了一題,其餘的題目,依舊由你國子監去擬定,明年開了年,命題之人悉數前往長樂宮,攝政王說事關重大,絕對不允許出現考題泄露的這種重大錯誤。” “你還有什麼問題?” 莊別時拱手一禮:“下官已明白了大人和攝政王的意思,只是……這命題之人的選定,以往是皇上欽點,皇上若是沒在宮裏便是姬泰任命,現在……?” “這事,等開了年,尚書省會擬定命題之人,你現在先將明年秋闈之事傳達到各地學宮,讓各地學宮的學生知曉,好早些動身前往京都。” “好,下官領命!” 莊別時拱手告退,一小太監匆匆走了進來。 他來到了年承鳳的面前,躬身說道:“年大人,外面有個叫錢國棟的老人求見,說是有要事向大人當面稟報!” 年承鳳一怔,“請他進來!” “奴才遵命!” 片刻,錢國棟來到了中書省的衙門,他看着年承鳳便咧嘴笑了起來,拱手一禮道: “年大人老當益壯!” 年承鳳雙手一抬,“你這老東西,日子過得舒服啊!” “嘿嘿,這隻怪您的本事在那擺着,我也想能再發揮一下餘熱呀,奈何攝政王看不上!” 年承鳳老眼一瞪,“你可別說這話,朝中可還空缺了一些位置,對了,要不你繼續去刑部?溫首輔可正在爲完善那憲法找不到理想的人發愁!” “就是你!” 年承鳳伸手一指,“你這老東西當年在刑部呆了二十年,在大理寺呆了十餘年,對於律法之精通,估計朝中無人能出你之右!” 錢國棟頓時就驚呆了。 他的心忽的跳得有些激烈! 但他很快平復了這心情,面色變得嚴肅了起來:“可我來見你卻並不是爲了這個!” “那是爲何?” “你最近可聽到了京都關於攝政王和奚帷他女兒的那些傳言?” 年承鳳眉間一蹙,沉吟片刻,伸手一引:“來,坐!” 二人坐在了茶臺前。 年承鳳煮上了一壺茶,這才點了點頭,“這傳言早幾日就有,溫首輔本建議攝政王派皇城司去找出散佈謠言的人……但攝政王卻毫不在乎。” 錢國棟俯過了身子,低聲問道:“那,這究竟是真是假?” “是真!” 錢國棟一驚,便聽年承鳳又道:“攝政王身邊確實有個姑娘,她也確實是奚帷的女兒,這是真的。” “但傳言說攝政王和奚帷合謀竊國……這是無稽之談!” “奚帷已經死了!” “攝政王沒有登基爲帝,這大家都知道。” “而今他提出了國家治理從人治轉爲法治,他主張將皇權置於律法之下……你想想,如果他是爲了竊國,他需要的就是那至高無上的權柄,他豈會讓這權力受到約束?” 年承鳳給錢國棟斟了一杯茶,又道:“太多人不是太瞭解他,其實這之前,我也不瞭解他。” “原本我也沒打算這把年紀了再來爲官,原本我是向他舉薦溫煮雨的。” “但這些日子,我陪着溫煮雨聽他講了幾天的治國理政的思想……我承認,他就是寧國的那盞燈!” “所以我的心也才活絡了,希望自己能夠爲實現他的這些理想盡一份綿薄之力,其實也有我心裏的自私!” “老錢啊!” 年承鳳語重心長的說道:“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大變革!” “一旦成功……我等參與了這場變革者,恐能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人活着,到了我們這把年紀,不就是爲一個名麼?” “你若能爲《憲法》的修訂做出一些貢獻,你的名字,也將隨着《憲法》而流傳千古!”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錢國棟怦然心動。 “這……那呆會還得請你向溫首輔舉薦一番!” “咱現在就去!” “稍等,我還是覺得坊間的流言需要重視!” 錢國棟伸出手指叩了叩桌子:“老年,你想想,無風不起浪!” “我倒是認爲這是一件不可輕視的巨大隱患!” “老百姓並不知道攝政王的這些舉措是爲了寧國的千秋大業,他們沒文化,會輕易被人煽動!” “再說他們的骨子裏對君的概念極強,這是千百年流傳至今的根深蒂固的觀念!” “奚帷雖然死了,但奚帷的名聲在民間卻極壞!” “現在他的女兒在攝政王身邊,據說……據說關係還很親密,先不說老百姓會如何看待攝政王,我擔心的是別有用心的人對這傳言加以利用!” “比如……以光復寧室爲由兵變!” “也比如……江湖中人受其煽動,發起對攝政王的刺殺!” “攝政王並沒有住在宮裏,他住在梅園,梅園距離皇宮雖不遠,但這卻是最危險的一段路!” “我建議攝政王與那位奚帷的女兒劃清界限……讓攝政王搬到宮裏來住!” 年承鳳的面容也變得嚴肅了起來,“這界限恐怕是難以劃清了,另外……攝政王已經離開了京都!” “什麼?!” 錢國棟頓時大急: “他可是攝政王!他怎能輕易離開京都!” “這不是以身犯險麼?!” 年承鳳雙手一攤,無奈的說道:“正因爲他是攝政王,我們也管不住他呀!” “走,我帶你去見溫煮雨,而後我去一趟皇城司,找皇城司的副提舉王正金鐘。” “這事,由皇城司去處理會更好!” 二人向主院而去。 而此刻的皇城司裏,王正金鐘正從那顆歪脖子樹下挖出了一個漆黑的木匣子。 他小心翼翼的打開了這個木匣子。 片刻,大驚!:被退婚後,我詩仙的身份曝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