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追光的少年
堵上西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場初夏的新雨。 一盞熱騰騰的新茶。 李辰安和鍾離若水二人坐在這江畔茶園裏安靜的品着,也安靜的聽着。 對於當下的情況,這一路而來李辰安聽到的已不少。 商人們因爲他的假死暫時失去了信心。 這是短暫的。 他相信只要小武回到了京都當了皇帝,只要小武發佈一道聖旨,告知天下寧國的大政方針維持不變,那麼這些商人們將會再次活躍起來。 鍾離若水對此有過擔憂,雖然她對小武瞭解極深,可人在不同的環境之下難免會有一些變化。 但李辰安毫不擔心。 他留給了小武一封信。 也因爲小武和他基本上是一路人—— 都是不想當皇帝的人! 都是喜歡清閒自在的人! 小武對草藥的研究遠勝過練武,那就更勝過當那皇帝。 只是,他現在迫不得已必須去當那皇帝。 寧國不能沒有皇帝。 他去守住寧國的江山,便是守住了李辰安的那些心血。 他雖不願,但爲了朋友,也或者說爲了寧國的百姓能活成李辰安所說的那種模樣,他一定會登基爲帝。 倒不是他要做出一番怎樣的功績,而是他當了皇帝,才能保證李辰安制定的那些政策能夠如常的進行。 李辰安利用了小武的善良。 他的心裏倒是有些不安。 但他相信兩年之後,小武知道了他是爲了救鍾離若水,小武一定是能夠理解的。 到時候回到京都,在輔佐他,將這寧國治理得更美好吧。 就在李辰安想着這些的時候,有一羣年輕的學子走入了茶園。 他們坐在了距離李辰安更近的一處棚子下。 “小二,六碗雪芽,再來兩碟瓜子蜜餞什麼的!” 李辰安抬頭看去,一華服少年一撩衣襬坐在了他的正對面。 “來來來,喫了茶呆會就該上船了。此去京都,可就不容易再喝到咱這家鄉的好茶了。” 其餘五個少年坐了下來,有一少年看向了那華服少年,問道: “向兄,你說咱這不遠千里跑去京都趕考……這場秋闈是攝政王在世的時候舉行的一場恩科,現在攝政王沒了,這恩科會不會取消?” 姓向的少年擺了擺手:“祝兄放一萬個心!” “向兄爲何如此肯定?” “前些日子我那些遠房的表妹們,就是若雨小姐她們不是來過渝州麼?” “西山之事傳來之後,她們急匆匆的回去了,在下當時就問過若雨表妹一句。” 其餘五個少年都向他看了過來,李辰安卻扭頭看了看鐘離若水。 鍾離若水微微一笑點了點頭,低聲說了一句:“鍾離府的親戚挺多。” 李辰安了然,畢竟是寧國赫赫有名的大家族,畢竟鍾離府在蜀州經營了近二十年。 他又看向了那向姓少年,便聽那少年又道: “攝政王和皇長子情同手足,皇長子與鍾離府有着極爲親密的關係……皇長子此前甚至在京都的雲集別野住過幾年的時間,就是爲了給若水錶妹治病。” “你們想想,他登基爲帝,怎可能改變攝政王曾經立下的那些國策?” “現在咱們寧國正是用人之際,我聽說啊,寧國之官場,被攝政王的那番吏治整頓一弄,可空出了不少位置!” “這次恩科,本就是攝政王爲寧國選拔人才之舉……沒有了舉薦,咱寧國所有學子皆憑本事去考!” “哪怕如我向家與鍾離府沾親帶故,也必須走科考這條路。” “不用擔心什麼,秋闈肯定會如期舉行,我倒是希望咱蜀州這一次能多一些人金榜題名,若是能蓋過江南道一頭,那纔是最好的!” 這少年一番話說完,其餘五個學子似乎放下了心來,他的這些話卻引起了鄰桌的那些商人們的注意。 有個老人端着茶盞走了過來。 “公子是渝州向氏的子弟?” 那少年微微一笑,拱了拱手:“正是!晚生向青雲!” “哦……老夫巴郡姚孟堂。” 那少年一聽,忽的站了起來,拱手一禮:“原來是姚老夫子,請坐!” 姚老夫子擺了擺手,“老夫就是想問問,剛聽你這麼一說,是不是意味着正在咱們蜀州推行的那些舉措並不會有變?” “姚老,您……經商了?” “這不老了麼?三年前就不教書了,做點小生意。” “哦,姚老放心,一應政策都不會有絲毫變化!” 向青雲語氣極爲肯定,又道:“我父親前些天就去了江南,我二伯也去了漠北那邊,過幾天我三叔也要去京都。” “寧國被姬泰禍害了二十年,而今正是百廢待興之時。” “攝政王生前定下的提振工商業之舉措,當真是一劑了不得的良方!” “只要咱們寧國的商業繁華起來了,商人們賺到了銀子,有了更大的膽量,就一定會養着匠人來改良器械,進一步提高效率!” “讀書人皆以爲商人低賤,卻不知道商人創造的價值對於一國之繁榮有着怎樣的意義!”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那少年擺了擺手,“不說這些,總之,這是千百年來對商人最友好也最有利的時候。” “至於誰能抓住機會……那就看誰的膽子更大,誰的眼光更獨到了。” 姓姚的老者微微頷首,“公子所言有理,倒是我等畏首畏尾了,只是……公子有此見識,爲何不去經商反要去參加科考呢?” 向青雲嘿嘿一笑:“我家老爺子不同意,另外呢……我也想明白了。” “我向家,本就是個商人家族。對於商人之困擾我或許比許多學子瞭解得更多一些。” “我若是能夠金榜題名,去任一方縣令,許能給治下的商人營造一個更好更便利的環境。” “如此,能給更多的商人做更多的事,比我自己去走經商之路創造的價值更大一些。” 姚姓老者一聽,頓時肅然起敬。 “公子之言,令老夫茅塞頓開!” “那老夫也去江南走走……或許回來之後,再執教鞭,用公子這番思想去教育學生們!” 向青雲那張清秀的臉忽的一紅,“姚老過獎,這幾位,也是渝州學子,咱們同去京都。聽說文翁書院的許多學子上月就已出發……這一次的秋闈,人才濟濟,可不太容易拿個好名次啊!” 姚姓老者一捋長鬚,笑道:“盡力而爲之,便不辜負這大好年華!” “嗯……” 向青雲又悠悠一嘆,“攝政王離世,實在令人遺憾。” “晚生見他詩詞文章之後便心生嚮往,期待能夠在京都見到他……哎,天嫉英才!” “可惜,實在可惜。” “世間再沒有詩仙!” “寧國因他有了未來。” “他雖離去,卻給寧國留下一道希望之光。” “我等,當追光而行,許能見雲開日出,見一番不一樣的錦繡繁華!”:被退婚後,我詩仙的身份曝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