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前幾日我遠遠望去,都是步卒,大概不到一萬人,甚至更少。他們完全拿枋頭周邊的河道沒辦法。我們除了有預警的狼煙外,還有改造的船隻,可以射牀弩,作爲大軍奧援。
暫時來說,自保應該無礙。”
法慶侃侃而談道,他這些話比崔氏叔侄的話要細節得多,劉益守總算是放下心來,起碼不用擔心今晚就做了葛榮的刀下亡魂。
枋頭的情況他也大概摸清楚了。
指揮的人不太像樣,不過城池和地形都還可以,補給和器械也都比較足,而且還有“水軍”,似乎自保無憂。
當然,這也要看敵人有多少人來纔行。
城外三處“屯兵點”,類似於三座沒有城牆的小鎮,既可以用船走河道,亦是可以走河與河之間的道路,互相支援。
這個防禦體系非常怪異,但是卻很符合兵法大義。
據說東漢末年,曹操官渡之戰後,爲了攻克兵精糧足的鄴城,在枋頭這裏興修水利,屯田練兵。幾年後以此爲根基,滅掉了袁紹勢力。
據說五胡十六國時期的苻堅一族,也是深耕枋頭,並利用難得的歷史機遇,挺進關中,最後苻堅成就了統一北方的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