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月無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經過陸主簿初步計算,曬乾後的小麥,一畝地要比以前多出一石多。
當他大聲對大家公佈這麼高產的數字後,讓在場的人都震驚不已。當然,這震驚不包括鄭如健和盧縣令他們。因爲他們早就心裏有數,估算這小麥的產量,與現在的數字差距不大。
一位里長粗算了下自己家有六十畝良田,也就是說按照這種耕種辦法,一年下來可以爲自己家增加至少六十石糧食。以現在已經是一百一十文一石的小麥價錢,也就是說自己家,一年能夠多賺差不多七貫錢。
用過午膳後,盧縣令他們繼續帶領着大家前往南門那邊的試驗田進行收割。得到的收成,比東門那邊還要好。
由於普遍農戶還沒到收割時間,所以第二天縣衙增多了一百多田農幫忙收割。用了五天時間,終於將東南西北四張試驗田,二百五畝全部收割完。
最後曬乾統計下來,最高畝產的在北面,高達三石七鬥,而在最低的西面畝產也有三石一斗。全部平均下來,畝產達到三石三鬥。
比平常種植的小麥,平均每畝足足多了一石有多,這可讓盧縣令衆人樂開了懷。粗略一算,如果整個戶縣的農田都按照這樣的辦法精耕細種,那麼一年下來,整個縣也就能增加超過二十萬石糧食。
這不是番薯、馬鈴薯這些,而是實實在在的小麥、這些老百姓慣用的食糧。於是,盧縣令很快就下定了決心,讓陸主簿來負責進行推廣,鄭如健如往常一樣從旁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