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小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說它便宜吧,村學的先生也就帶了十來個孩子,一年下來撐死了賺個三貫錢。是能養家餬口,但平常還是需要他婆娘下地勞作,就算不種糧食,也得種些蔬果,院子裏也養雞,不然日子還是沒法過。
說貴吧,這一帶最便宜的粗糧,只要十文錢就能買一斗,當然沒去殼的,喫起來也是分外得拉嗓子。可那也是糧食啊,二百文錢,不得買個二十鬥?災荒年間,那是能救不少人命的。
再說魏大嫂家,二百文錢其實是出得起的,就算每年出二百文錢,也是絕對沒問題的。
可孩子那麼多,讓誰讓誰不去呢?如果都是自家兒子,那是無妨,當爹孃的可以選最聰明的那個去,或者選最小的。可問題就在於,魏大嫂家是四個兒子,前頭仨都生了好幾個兒女,不提姑娘家,再撇開已經長大了的幾個,剩下適齡的也有仨。
蘿蔔和土豆,跟窩頭是一年生的,還有個小了一歲的叫大頭菜,都是男娃子。
關鍵是,這仨還分屬於三房。
魏大嫂剛被楊冬燕說得心動了,隨後就搖頭了:“罷了,能把他們都拉扯大,再娶上媳婦就成了,還折騰啥呢?”
“讀書好,不做睜眼瞎是一回事兒,回頭要買地置業,不得籤那個紅印子的契書?每回都得找中人幫着看,多給一筆中人錢不說,萬一人家蒙你呢?”
楊冬燕是真覺得讀書識字是個好事兒,要不是這樣,她上輩子也不會逼着次子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