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小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個底線包括了當年春耕時,用於做種子的糧食,還有每年固定要上交的稅收。如果說,耕種的地並非是屬於自家的, 那麼還得算上交給地主的佃租。
這還沒算上這一年裏,全家人在地裏的辛苦勞作,所耗費的時間、精力。
糧食歉收,甚至是顆粒無收,對於那些純粹的莊稼人來說,真的不亞於滅頂之災。
如果是家中有年歲長、見識多的老人,興許早早的覺察出了情況不對,或是將自家壯勞力趕出去打零工掙錢,或是將十來歲的姑娘提前嫁出去。總之,各種方法齊齊上陣,減少人口保住糧食,爲即將到來的災難做準備。
可像這樣的情況並不多,哪怕知道情況不妙,能迅速找出應對辦法,並且給全家人留一條退路的……
很難的,絕大多數的莊稼人是不具備有這樣的能耐。
最絕望的,還是家裏人口少的,也就是分家單過不久的人家。
譬如礁磬村魏大嫂他們家。
距離他們分家單過已經有三四年光景了,不光魏大嫂他們家,連帶已經分出去的三個兒子家裏,按理說都該習慣了小家庭的模式。
可要怎麼說呢?勞作方式適應起來並不難,但因爲家裏人太少了,在風調雨順的年份裏,興許只是多付出了一些勞動量,一旦遭遇到突發情況,像這樣的小家庭模式是扛不住任何風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