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月棲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是爲了讓安陽郡主和馮鈺死而復生纔行兇,自然不會毀了遺體,如今只需承認他當年的確未曾將安陽郡主和馮鈺葬入祖陵,陛下和太后覺得他對安陽郡主情深,只要他未做傷天害理之事,想來不會如何怪罪他。”
薄若幽略一沉吟:“李紳信了邪教,且已經謀害了文瑾,若是能找到他和忠義伯早就熟識的證據,那忠義伯的嫌疑就會更大。”
忠義伯常以淡泊名利的模樣出現在世人眼底,倘若和信奉邪教的殺人兇手有牽連,自然愈發可疑,薄若幽着急的朝門口看了一眼,卻仍未見霍危樓的身影,“既然要遷走遺體,那想來很快孫大人和路柯便查不下去了。”
薄若幽未曾料錯,只過了兩盞茶的功夫,她未曾等到霍危樓回來,反而先等到了孫釗和路柯,他們忙了一夜,此刻身上盡是火場裏沾上的碳灰,身邊更帶了兩隻竹筐,框子裏盡是黢黑的炭塊,仔細一看,又有些金銀之色。
路柯指着框子裏的“炭塊”道:“縣主,這些都是從丹爐裏掏出來的,忠義伯不知將什麼熔了,我們一時辨不出,宮裏又派了人去莊子上傳話,我們只好先回來了,這些東西也一併帶回來,看看能否發現什麼。”
薄若幽道了聲辛苦,福公公忙命人送上熱水飯食,衆人略作洗漱,又用了膳便開始在那堆金銀中找線索,薄若幽便與孫釗和吳襄商量,“飛雲觀當日是衙門去徹查的,忠義伯是哪一年開始在飛雲觀內供奉香火的?”
這是吳襄親去探查的,自然記得清楚,“很多年了,至少二十多年,因老忠義伯從前也有信道的習慣,城外幾家道觀,他們是祖輩開始便時而供奉,到了忠義伯這一輩,先是跟着父親去道觀內遊訪,後來老忠義伯過世,他也頗爲向善,香油錢從不吝嗇。”
京城世家大都有信道信佛的習慣,這也屬實尋常,可想到忠義伯或許早就有機會與李紳結識,她心底總覺得古怪,李紳是被推出來頂罪的,那這俢死之術,是他告訴忠義伯的,還是忠義伯告訴他的?
而王青甫是建和十二年中的進士,如果真的是馮欽幫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