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光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知夏讀過《Diveinto Python》、《Thinking in Java》、《C++Primer》、《Programming Mathematics Using MATLAB》等一系列計算機編程書籍。在讀書時,她把編程語言當成了一種數據採集與處理的抽象表達方式,就像她八歲那年自創了一門語言去解析物理,“電腦程序”類似於一個解決問題的工具包。
《編譯原理》、《計算機系統要素》、《計算機體系結構》這三本書又讓她重新思考起“虛擬信息與人類交互”的課題。
林知夏堅信,她所感知的“世界”,並非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那麼,計算機能不能擁有自我意識?計算機能不能描述它的世界?
初二開學第一天,林知夏滿腦子都是“人類與計算機”。她雖然坐在初二(十七)班的教室裏,但她的思緒飄到了很遠的地方。
江逾白問她:“你在想什麼?”
她小聲說:“我在想,如何構建虛擬世界。”
江逾白把手伸進抽屜裏,找出一本筆記。筆記本的扉頁上有一行字——學習與生活中的交流和感悟。江逾白翻開紙頁,提筆寫道:什麼樣的虛擬世界?
林知夏立刻用文字回覆:計算機創造的虛擬世界。人類控制一切協議。
江逾白想了想,又寫了一句:時間也能被控制嗎?
林知夏扣緊筆帽,出聲描述道:“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設定光速不變。哪怕觀察者的參考系改變了,觀察測量的光速都是一個恆定值。這是不是很奇妙?狹義相對論的時空曲率爲零。廣義相對論的時空曲率不爲零,時空處於彎曲狀態,引力來源於彎曲的時空。黑洞的密度非常高,引力非常強,連光都逃不掉,所以,黑洞上的時間概念、地球上的時間概念、量子中的時間概念肯定存在巨大的差別……我認爲‘時間’完全可以被控制。也有一些哲學流派,認爲‘時間’是一種主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