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扒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段時間下來李景行整個人都憔悴的不行。鬍子拉碴,雙眼之下全是青黑。 這段時間他到處跑,選了好幾個地方準備作爲,北地這邊,新的家園。 休息了一晚之後,再翻過兩個山坡,就能到達探子之前尋找的地方。 畢竟對方可是說了這裏最符合李景行所說的要求。 第2天起來,李景行跟着護衛隊一塊翻過了兩座山丘之後。 終於看到了那一片廣闊的平原,看着被風吹過的草浪,老百姓們看了這裏一定會很喜歡。 廣袤無垠的平原,宛如大地母親舒展的懷抱,平和而安詳。 此地地勢平坦開闊,一望無際,好似一塊巨大的綢緞毫無褶皺地鋪陳開來。 從遠處眺望,這片土地坦蕩如砥,沒有山巒的起伏跌宕,亦無峽谷的幽深險峻。 它就那樣靜靜地延展着,與天際相接,給人一種無盡的遼闊之感。 平原之上,阡陌縱橫,好些地方都適合開墾良田。 猶如大地的紋理,訴說着農耕的繁榮。肥沃的土壤黑得發亮,彷彿蘊含着無盡的生機與活力。 微風拂過時,麥浪輕輕翻滾,似金色的海洋泛起層層漣漪。 清澈的溪流蜿蜒其中,如靈動的絲帶穿梭於這片富饒之地。 河水潺潺流淌,波光粼粼,滋養着兩岸的草木和生靈。 起碼李景行在看到這裏的第一眼就深深的喜歡上了這裏。 這個地方哪怕是餘震也波及不到這裏,李景行表示很滿意。 這是一個全新未開發的世界,將由他們親自動手打造這個世外桃源。 確定好了之後,李景行纔開始寫奏摺,這裏是新的北地。 又發佈命令下去,先讓一波災民過來,工匠和爲木工的百姓,全部都優先過來。 李景行大概的畫好了一個城池的模板,就連材料都是申請了一大批的水泥。 至於房屋還是用木頭建造最合適,畢竟如果用水泥鋼筋的話,抗震的能力還達不到要求。 用木頭的話反而更方便一些,起碼砸下去的時候,不像石頭那般衝擊力大。 李景行帶着衆人打算就在這裏搭個帳篷度過一夜。 這羣受災的老百姓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一個能讓他們安心的港灣。 相信他們看到這個地方一定會安心,不會在日夜懼怕。 周圍更是連高一點的山坡都沒有,特別是這裏肥沃的土地還挺多。 李景行專門標記起來,到時候直接讓人把這塊地方開墾起來。 當收到消息的災民們,知道他們的李大人已經爲他們找到了一個非常適合居住的地方。 大夥都十分的高興,他們這一代人,並不想要背井離鄉。 哪怕朝廷把他們分配到其他的城池去,他們的根還在這裏。 所以只要在他們這一塊地方找到合適的居住點,雖然這裏發生了這麼多慘痛的回憶。 可他們還是不願意離開,一位官員讓大夥把自己的財產都收集好,不用擔心帶不了。 士兵會與他們一同前行,還有這一些義商們,借給他們運送物資的馬匹。 因爲路途遙遠,老弱婦孺可以乘坐馬車趕路。 並且李大人還專門給他們多留了一天的時間,之前找出來的屍體。 已經有家人過來收屍了,全部都埋葬在一個山頭上面。 那個山頭烏壓壓的全是土墳包,可是大夥的心裏卻沒有一個人害怕。 雖然這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摧毀了百姓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奪走了無數親人的生命。 如今,他們不得不離開這片飽含着深情與記憶的土地。 好在相隔的並不遠,有威望的人已經組織老百姓們。 大家相約好了,以後每年都會讓自己的子子孫孫來這片山上祭拜。 離去的前一天,朝廷,懷着悲憫之心組織起悲傷的老百姓們,還有寺廟中慈悲的僧人們,一同前往那座埋葬了親人們的山坡。 衆人緩緩前行,腳步沉重而緩慢。山坡上,新墳座座,刺痛着每個人的心。 現場氣氛莊重肅穆,悲慼的氛圍瀰漫在空氣中,壓得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微風輕拂,滿山遍野飄灑下如雪般的白紙,它們在空中飛舞,似是親人們不捨的靈魂在低語。 百姓們望着那一座座墳塋,淚水模糊了雙眼,悲痛的哭聲此起彼伏。 他們有的癱坐在地,有的雙手合十,口中喃喃着對親人的思念與祝福。 僧人們身着袈裟,神色凝重,口中唸誦着經文,爲逝去的亡靈超度。 木魚聲和誦經聲交織在一起,在寂靜的山坡上回蕩,彷彿要將生者的哀思傳遞到另一個世界。 夕陽的餘暉灑在這片山坡上,將人們的身影拉長。 儘管此刻滿心悲痛,但百姓們的眼中仍閃爍着對未來的期許。 他們深知生活還要繼續,他們會帶着親人們的愛與希望,在新的土地上重新紮根,努力重建家園。 他們期待着未來的日子裏,能有安穩的居所,能再次過上平靜幸福的生活。哪怕前方充滿未知,他們也會堅強面對,讓逝去的親人得以安息。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林子俊讓徐銘澤先帶領着這羣老百姓們去往新的家園根據地。 他們則是在這邊繼續搜救,哪怕現在從廢墟之下挖出來的只有冷冰冰的屍體。 但好歹,也不能就讓他們這樣不明不白的躺在這裏。 時間都到了這裏,廢墟之下,想要出現一個活口,根本就已經不可能了。 現在的他們也是儘可能的把,對方的屍體帶出來。 畢竟這年代講究一個死者爲大,起碼要讓對方入土爲安。 現在他們也就處於一個掃尾的工作,只是每天心神都十分的麻木。 一絲絲的期待都已經沒有了,因爲再也沒有奇蹟。 徐銘澤,帶領着這一批的隊伍,走在那蜿蜒的遷徙之路上,徐銘澤身先士卒,神色凝重而堅毅。 他騎於高頭大馬之上,目光不停地審視着這支龐大的災民隊伍。 這次總共,死亡的數字是20,820人,倖存的還有,12萬人,這也就是,爲何會發動起全國的老百姓們捐錢捐物。 想要打造一個新的城池,就他們現在的物資還是遠遠不夠。 好在他已經收到了消息,所有的救援物資都在路上。 而爲了合理安排隊伍,他將身強力壯的青壯男子編爲先鋒隊和大慶的一些士兵,負責在前方開路。 清除道路上的障礙,同時留意可能出現的危險。緊隨其後的,是攜帶較多物資的隊伍,他們精心守護着珍貴的糧食和生活必需品。 對於老弱婦孺,則給予了格外的關懷。他安排了經驗豐富且耐心細緻的人員專門照料,讓老人們坐在特製的馬車中,儘量減少路途的顛簸。 年幼的孩子被母親們緊緊抱在懷中,或由年長些的姐姐哥哥照看着,跟隨在較爲平穩的隊伍中段。 而那些體弱的婦人們,則相互扶持着前進。 主要是馬車還是不太夠,除了一大部分的傷患。 還有年紀小的孩童,和年老的長輩,優先乘坐馬車。 整個隊伍呈長龍狀前行。先鋒隊在前,猶如箭頭一般銳利; 中間是老弱婦孺和物資隊伍,被青壯男子們環繞保護;隊伍的後方,則是負責墊後的精壯之士,警惕着後方可能出現的狀況。 雖說現在沒什麼危險,但萬一有什麼突發情況能夠迅速的進行應對。 每隔一段路程,徐銘澤便會下令停歇片刻,讓衆人得以喘息,檢查是否有人掉隊或身體不適。 在這艱難的遷徙途中,他竭盡全力,只爲帶領着這批災民尋找到新的生機與希望。 畢竟他所需要度過的困難也就是這一段的路程 ,到了地方自有自家師兄在那邊安排。:李景行的科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