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碩莫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單單只是顧嶺的話也就算了,小二會散朝之後單獨說服。
奈何不止顧嶺,還有一些南地世家,就比如出身張家的張慧芝,剛上任半年的刑部左侍郎。
“若戰,便是全力一戰,戰了,便要捷,大捷。”
張慧芝剛好不惑之年,長的也板正,板正的和個長方形大木板子似的,聲如洪鐘。
“臣以爲,應一戰而定,不應拖泥帶水,只是如今國朝既要定鼎西域又要謀劃山林,處處需錢糧,處處需民力,不如先謀劃西、南二地,待國庫充盈、民力富強、兵甚強馬甚壯時再大舉討伐瀛島不遲。”
張慧芝的態度也是大部分朝臣的觀點,不是不想打,不是不能打,而是覺得不能現在打。
如果沒有山林和西域的地盤,反倒是很容易達成一致,各地世家不說,在京中混的,在朝上混的,基本上也都有大局觀,瀛賊都他孃的給東海三道禍害成那樣了,不說滅國之戰,至少得迎頭痛擊給瀛賊打怕,讓瀛島知道朝廷的決心纔是。
打仗是要花錢的,西域和山林,是金山銀山,不去開採金山銀山,反而去近乎打水漂一樣的花錢打仗,那不是本末倒置嗎。
越來越多的朝臣站了出來,有的是顧嶺這種,安逸的久了,不敢打,怕家族利益受到損失,有的是南地那邊的世家,南關山林和自家有着實際利益的,也有張慧芝這種,自以爲顧全大局,據理力爭。
太子心累不已,眼看着朝臣都出來多半了,望向了名義上的百官之首,中書令張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