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23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長安文治學院的副院長辦公署內,杜如晦召見了一位僅入院一年的年輕少年。
“學生見過院長。”
杜如晦笑着指向一旁的椅子:“懷英吶,坐吧。”
“謝院長。”
杜如晦起身來到一旁,和少年坐在一起:“懷英啊,你的這份申請,我已經看過了。說句實話,你的資質的確不俗。但...你想要轉到軍武學院學習這件事情,我個人呢,還是希望你再考慮考慮。”
這位青年才俊,就是狄仁傑。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號祁溪,幷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出生於普通官僚地主家庭。幼年開始刻苦攻讀,專心致學。後明經及第,歷任汴州判佐、度支郎中、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升任宰相,四個月後,被酷吏來俊臣誣以謀反,奪職下獄,貶爲彭澤縣令。營州之亂時,得到起復。神功元年(697年),狄仁傑再度拜相。其間,他諫阻了武則天遠征拓疆計劃,認爲應當把主要精力放在整頓內政、增強國力上,他的意見得到武則天及朝中重臣魏元忠等有識之士的贊同。後爲匡復唐室,冒死進諫,促使武則天下定決心,召回廬陵王李顯,並立爲太子。聖歷二年(699年),升爲內史。聖歷三年(700年)九月病逝。葬於白馬寺東南側。
狄仁傑一生剛直不阿,知人善任,爲唐王朝連連舉薦德才兼備的良臣,政績頗豐,被朝野公認爲“唐祚送俊之臣”,有“北斗之南一人而已”之譽。尤其在武則天執政時,以不畏權勢着稱,直言力諫,成爲一代名相。享有“東方福爾摩斯”的美譽。
狄仁傑疑惑道:“院長,能告訴學生緣由嗎?”
杜如晦笑了笑:“這個呢,其實很簡單。軍武學院或許不適合你,我這麼說希望你不要介意。”
狄仁傑更加疑惑了:“院長,這談何而起啊?學生自認是能喫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