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23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承明朝留下的領土疆域,按照現在的歷史記錄來看。則是649年的貞觀23年的版圖,外加囊括了契丹、高句麗、粟末靺鞨、黑水靺鞨、柯爾克孜、西突厥、吐火羅突厥、可薩、西弗利亞、保加利亞、吐谷渾、吐蕃所處的所有西藏高原,沿着喜馬拉雅山脈抵達吐火羅突厥全境。裏海除卻南部爲薩珊波斯所有,其餘東西北三方都被圈爲內海。 人口規模達到了兩千八百萬以上,戶數七百二十五萬戶以上,這不算奴隸人口,全國奴隸人口高達六百萬有餘。其中,塞外一百多萬、西域兩百多萬、本土三百餘萬。 承明九年國庫稅收三千四百萬有餘,地方各道稅收兩千一百二十萬有餘。大唐全境在承明九年,國內生產總值估計爲三億六千一百二十萬以上。平均下來,差不多每個大唐百姓年產129貫,每一戶家庭年產近50貫,這裏面還包含了奴隸人口創造的價值,但沒有算上奴隸人口,因此這個數據有些虛高了。而這樣的產值計算,是包含了地方春秋納稅的,經濟圈只有一次秋季納稅,其餘時間都是按照所得稅、商稅來上繳的。 而按照一家三口之家,男丁一人一百五十畝地,一年也就四千左右的產值。和每一個百姓年產的一萬兩千九百相較,差的懸殊是很大的。因此,其中八千九百懸殊,都來源於其他行業。例如,家中婦女去務工之類的。紡織業、海貿、礦業、運輸業、冶煉業、商貿、製造業、畜牧業等等,平攤下來一看,這數據並不算理想境界。 承明朝的大額市場規模,都並非農業產值,只是說農業是基礎,支撐其餘行業的興起和維持。在這個大唐的龐大市場下,農業是奠定者,而承明朝的飛躍,來源於農業支持其餘各行各業的突飛猛進,最終所有行業的產出造就了這個龐大的市場體系。 因此,有了農業打底和支持,才能讓承明朝騰飛起來,而朝廷運用這個產值上繳的十分之三,用在國家建設和軍事國防上,保證農業的穩定生產!這是一個龐大的循環圈,最重要的就是農業,也是必須維持的根本。一旦承明朝沒有長久的邊境、國內安寧,談什麼農耕? 而這樣的市場體制建立的經濟框架,促進了行政、軍事、教育、文化的改變,有力的維持了國家的總體進步!一旦農業遭受打擊,蝴蝶效應蔓延開來,半年時間就能牆倒衆人推。 有關鑄幣稅,需要單獨拎出來說明。對農業的維護,保證農業的興盛,從而促進其餘行業繼續發展,而帶來的產值提高,則會讓鑄幣稅有存在的意義。增鑄貨幣是需要一個標準的,這個標準就是根據稅收來衡量這一年內,國內的產值是否有提高。國內市場產值變大了,那好,我就增鑄貨幣平衡一下,增鑄的貨幣直接算作國庫的收入。如果不增反減,那就是經濟出現問題了,需要進行調研,或者扶持產業,給予優惠政策之類的。例如,西域的初期復興計劃,最簡單的法子,免稅!直接免稅啊,讓你們想幹啥就幹啥,國庫兜底,維持西域建設需要,強力刺激經濟發展! 本土產出的十分之三,其中的十分之二拿到西域支持那裏的發展,十分之一是軍方和基本的國內維持。因此,承明朝的強大來源於這一套新的理論,這些理論是李承乾主導搞出來的。你換一個不明不白一頭霧水的人來主持大局,隨便在上述當中搞一個問題,都能把全局搞崩盤。 承明朝那至高權力寶座,並不是誰都能坐的穩的。一旦經濟衰敗,進而導致其餘改革紛紛崩潰,全國上下各行各業都要受到波及,無一倖免!全國上下都要罵孃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本來就過慣了承明朝給的衣食無憂、人格尊嚴這些好處,你要百姓們回到過去?你咋不回到過去?直接反了你個無道昏君!有德之人奪了你那鳥位! 作者在這裏詳述的這些話題,不少讀者或許都看的一頭霧水,很難理解消化。承明朝的改革和發展,實際上都是基礎的經濟理論知識,算是比較親和的程度了。但只要記住一點,想要在承明朝掌權,你自身就必須有打鐵的那份本事和能耐!否則,那就只能是民不聊生,進而天下大亂,讓所有人徹底難受個幾十年,持續發生動亂送走至少一代人,回到過去那種苦日子的狀態。 自然,承明朝的輝煌和超羣國力,也不復存在了。這是一個簡單的遞進關係,也是單向的,想要重塑承明朝輝煌和榮光,你就只能走李承乾主導的市場產業改革之路!所以,李承乾指出了道路所在,後人願不願意,做不做得到,那是後人的事情。李承乾兩腿一蹬,兩眼一閉,哪管後面的洪水滔天?他這輩子,都是美名,都是功績。當然,他的功績和美名僅限對大唐百姓來說,對世界而言是歷史罪人! 至於所謂的國家社會被固定在這樣的改變形態下,那是不可能的。很簡單,人均教育水平不到這裏,屬於是李承乾一個人拉着東宮羣臣,把大唐全國硬生生拖上不屬於這個時代所該擁有的發展高度的。鄭麗婉一走,承明朝的崩潰是必然的,別看東宮羣臣們能夠穩住現在的局勢和盛況,但總體還是依靠李承乾和鄭麗婉的主導和指路。否則,踏錯一步,那後果都夠喝一壺的,何況試錯多次纔有一次成功結果,現在的時代,能讓你試幾次錯?,! 再說了,新君上位首要幹啥?需要我明說嗎?能留下的人,沒幾個。位置就這麼點,不讓位等着被搞下臺才舒服?直觀的就是貞觀到承明的傳承,就貞觀和承明這種類似父子傳承的情況,都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現實反映,何況承明朝要傳位的人可不是李德志這個李承乾的親兒子。承明朝的臣子們,也就和李德志熟悉一些,李德志也對他們熟悉一些。換個人,可就沒這種情況,也纔會出現認爲李德志繼位的這種假想,因爲無論怎麼說,李德志的條件和鄭麗婉的安排,這除卻立儲和搬到東宮培養自己的人手外,很難不認爲李德志是繼承人。 來到大安宮,二鳳獨自一人呆愣愣的坐在太液亭下,過去愛好的垂釣如今也全然沒有了那份心思。二鳳一人坐在亭下,雙手垂放在懷裏,目光呆滯的看着湖面發呆。這一幕,着實令人唏噓,曾幾何時那位叱吒風雲、果敢無畏的天策上將、貞觀皇帝、天可汗,此時此刻亦然一副孤苦老人的模樣。 與自己舉案齊眉一輩子的賢妻;與自己父子交心、相輔相成的愛子;相繼離去,獨留他一人,喪妻之痛、喪子之悽。這兩個沉重的打擊卻前後來臨,將他過去那顆堅韌不拔、不可動搖的心,給輕而易舉地擊碎了。二鳳此時此刻,有多沉痛?他甚至連眼淚都流不出來了 鄭麗婉、李德志、沙赫爾三人在船上,遠遠地就看見了在那裏獨自一人緬懷的二鳳。饒是三人臨近,二鳳也沒有任何回應,彷彿一株枯松般。 鄭麗婉推了推李德志,李德志也心領神會,上前來到二鳳面前。李德志的出現,引起了二鳳的注意,二鳳竟然露出了期待的笑意。 “高明?” 二鳳這一聲呼喚,李德志也瞬間潸然淚下,上前撲進二鳳的懷裏,嚎啕大哭起來。二鳳也是痛苦之色盡顯,抱着懷裏的李德志,淚水在眼中打轉,卻無論如何都流不出淚水來了,只是在那裏發出痛苦的喘息和悲腔。 聞者傷心,見者落淚。沙赫爾,也不禁哭泣起來,抱着鄭麗婉抽泣。而鄭麗婉,卻依舊情緒依舊,只是不斷地撫摸着沙赫爾的腦袋。鄭麗婉將李德志和沙赫爾送到了大安宮,並且安排他們住在了大安宮,常伴二鳳,效仿昔日李淵晚年含飴弄孫有所起色之舉。 夜晚,麟德殿蓬蓽生輝、流光溢彩,羣臣家屬衆多,讓這皇宮在悲傷之中有了絲絲活躍。鄭麗婉獨坐高位,倚靠一側神色平淡、毫無情緒的注視着下方熙來攘往、掎裳連襼的場景。這裏是她和李承乾一切的開始,這裏彷彿任何一處都充斥着李承乾的身影。 突然,鄭麗婉眼下大殿內,三道白光憑空閃爍,隨即凝聚出了三名無相的人影,佇立在大殿內,仰視鄭麗婉。天道、地靈、法則三大意志集合體,出現在大殿之上。這一幕,引起了騷動。 “護駕!!——————” 裴行儉大喝一聲,殿內兩側、殿外禁軍,迅速拔出兵刃湧入,將三者全部圍困。大批禁軍,拱衛在鄭麗婉下方,嚴陣以待。 三者並未有任何過激行爲,齊齊朝着鄭麗婉作揖道:“恭請玄女尊者,歸還人間大道。” 沒錯,李承乾死了,換言之哪個力壓人間天地法則的宗龍、黑帝也離開了人間。那麼,這時候天地法則都想要奪回大道行使權,繼續行使諸天萬界統一的法則,恢復過去的秩序。 鄭麗婉面無表情,依舊倚坐在那:“本宮答應過他,這承明時代,尚未結束。” 天道手中出現一把橫刀,淡然道:“既如此,某便得罪了!” “嘩啦——” 一道劍氣襲來,而上位的鄭麗婉依舊不爲所動。劍氣在鄭麗婉面前五米開外,直接崩潰炸開,引得一陣磅礴的氣浪席捲殿內,不少人直接被掀翻在地。 鄭麗婉始終處變不驚,怡然自若道:“憑你們此間的道行,連宗龍與黑帝都動彈不了分毫,又從何處來的勇氣膽敢與本宮抗衡呢?” “轟隆隆——————咚!!咚!!咚!!——————” 巨響乍現,混沌鐘聲此起彼伏。鄭麗婉身後太初玄女的真身緩緩浮現,惟妙惟肖,散發着琉璃般的浩瀚神威!陣陣磅礴神威,不斷化作氣浪迸射開來,壓的下面三者直接五體投地,動彈不了分毫。 鄭麗婉聲若自然一般空靈迴響,自那九天而來 “宗龍與黑帝,也不過方纔入那原始混沌。本尊,自混沌孕育之初,便已存在。輪道行,僅次混沌之靈。奉勸爾等,承明時代,謹遵順行,逆者道消。” 法則:“玄女尊者,九年!這九年,宗龍與黑帝,接連擴張華夏的領域,致使大片人間脫離天地大道、世間法則的平衡!大唐舉國而無自然之懲,倘若持續下去,此間到最後必將生靈混雜,秩序崩塌!” 天道:“沒錯!宗龍和黑帝,甚至將未來之事提前實現,已然破壞了歷史長河的規則!難道,僅憑宗龍與黑帝降臨華夏,就理當如此偏袒華夏不成?!玄女,混沌之境也沒有此般道理啊!相生相剋、善惡平衡、優劣制衡,哪有這般無視因果,無因有果的真理?!”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鄭麗婉沉默了,沒有回覆三者。而這,也讓很多人明白了李承乾的存在意味着什麼,也明白李承乾爲大唐帶來了什麼。勝天一子?不,這種說法不貼切。李承乾,直接奪取天地大道!在承明時代,李承乾就是天地意志、更是法則掌控者。 “此間真理,一時異也。爾等認命便是,今黑帝、宗龍已然迴歸混沌。這人間,將來依舊是爾等執掌。本尊這具凡軀,沒有宗龍那般固執。因此,爾等九年莫過九日,也不差這點偏差。今承明時代,華夏已然臨近此世盡頭,將來爾等如何修正,本尊歸還混沌之日,再無干預。” “謹從尊者法旨!” 三者也見好就收,沒有再不依不饒。很簡單,幹不過鄭麗婉這位太初玄女,何況還有黑凰沒登場呢。鄭麗婉僅憑本源真身太初玄女的道行,就能輕鬆力壓它們,加上黑凰豈不是直接吊打?比李承乾還要恐怖如斯! 何況,和李承乾比起來,鄭麗婉好說話的多。她本就來源於混沌領域,比起李承乾,她更受混沌的影響,因此人性也更加淡漠,原則和思維也偏向它們。人間九年,對於它們來說就是九天時間。對於玄女來說,更是不過兩百多息的短暫片刻罷了。 鄭麗婉揮了揮手,方纔給予的恐怖威壓也消失了。三者起身,作戢道 “某等告退。” 天道、地靈、法則三者化作清風,消失的無影無蹤。而鄭麗婉身後的太初玄女真身,也緩緩化作星光顆粒消逝。 鄭麗婉淡然道:“本宮尚在,承明依舊。宴席繼續,奏樂起舞。” 隨着鄭麗婉的命令,樂師、舞女們也紛紛登場,繼續今夜的盛大宴席。方纔的一切,彷彿夢境一般,歷歷在目卻沒有任何改變。同時,所有人都明白了大唐如今可謂是好日子不長了,待到鄭麗婉離去,天地法則都要對大唐進行修正,換言之要消除李承乾對大唐的改變。只能說,李承乾這個親爹走了,鄭麗婉這個乾媽是靠不住的。:承明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