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殿元結合外賣單上的物價分析了一下,認爲快遞員和當年的汽車司機一樣,都是掌握核心技能的高薪階層,他自認爲也能勝任這份工作,總不能老住在人家小姑娘家裏,總要出去打工掙錢養活自已纔是。
或者當個廚子也行,趙殿元喜歡做飯,天然氣竈和隨時隨地可獲得的熱水實在是太便捷了,不需要用報紙和木條引火,不需要去老虎竈買熟水,也不需要和鄰居們擠在逼仄的空間裏忍受煙熏火燎,脫排油煙機能讓廚房變成一個沒有油膩污垢的地方。
趙殿元在不鏽鋼案板上切着小蔥,忽然想起了長樂裏二十九號的竈披間,想到煤球爐和泡飯,想到閣樓上鋪着紅白格子桌布的餐桌和兩個人的晚餐,蔻蔻即便沒死在八十年前,現在也不在人世了,想着想着,眼淚滴到案板上。
潘家寧和朱莉是前後腳回來的,她們進門就看到桌上琳琅滿目的飯菜,蘇式紅燒肉、番茄炒蛋、蒜泥茄子和涼拌黃瓜,還有一盆海米冬瓜湯。趙殿元見她倆回來,便去添了三盆飯端過來,把兩個女生嚇了一跳,米飯裝在喫麪的盆裏,堆的冒尖。
“你覺得我們都是飯桶嗎?”朱古力憤然道,“這麼一盆碳水喫下去,我一星期都白練。”她去換了一個平常用的小碗,順手打開電飯鍋看了一眼,差點暈過去,滿滿一大鍋米飯,喫到下個月都富餘。
還是潘家寧懂趙殿元,從飢餓年代過來的人,對食物有一種強烈的嚮往,抓住機會就要儘量多喫,多儲存營養來應對隨時而來的饑荒,一個每週只能買一斤半戶口米的人,遇到可以放量喫的大米飯,可不就得拿盆裝嘛。
潘家寧沒敢在喫飯前爆猛料,等三人喫完了飯,殘羹剩飯倒進溼垃圾桶,杯盤碗筷放進洗碗機,水果切好擺在桌上,她纔拿出手機,調出那張五十年代的合影給趙殿元看。
趙殿元看到照片就凝固了,紋絲不動直到手機鎖屏,潘家寧知道自已猜對了,曾祖母就是楊蔻蔻,或者叫楊麗君,楊蔻蔻本來就是潘驕指腹爲婚的未婚妻,後來走到一起那是天經地義,是天作之合。
“蔻蔻埋在哪裏?”趙殿元終於發問,聲音低沉。
“我的曾祖母去世得早,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就走了,骨灰一直寄存在龍華殯儀館,後來和曾祖父一起葬在蘇州鳳凰山公墓,上海人都埋在那邊。”潘家寧小心翼翼地說道,生怕這個男人情緒突然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