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層次描寫美客觀形象,直覺暫時
第二層次意境美主觀形象,情感持久
第三層次哲理美客觀抽象,思想永久
當然在一篇散文中要同時達到這三個層次是很難的,每篇文章可以主要追求一種美。比如明人魏學洢的《核舟記》就是一種典型的描寫美。我以爲古文中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是三個層次兼備的好文章:大量的繪聲繪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這是描寫的美;由景而及情,“滿目蕭然,感極而悲”“寵辱偕忘,把酒臨風”,這是意境的美;最後將這所有的景和情的積蓄一起迸發出來,點破一條哲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讀者讀至此處沒有不點頭的,而且這千古至理名言,一讀之後永遠不忘。正因爲這篇文章在這三個層次上都有完美的體現,所以千百年來人們傳誦不衰。
我在前期的寫作中並沒有悟出這個層次,而且這樣劃分和解釋也未必能得到文藝理論家們的同意。但我在自己後來的創作實踐中是按自己的理論來走路的,較能體現這個思想的是《馬列公園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