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地震能摧毀一座山,卻不能折斷一株柳。
約在百年前,一九二〇年十二月十六日晚八時,在寧夏海原縣發生了一場全球最大的地震,震級八點五,裂度十二,死二十八萬人,震波繞地球兩圈,餘震三年不絕,史稱環球大地震。這遠遠大於後來我國一九七六年的唐山大地震和二〇〇八年的汶川大地震。雖已過去近百年,海原大地震仍然是全球地震界說不完的話題。
一九二〇年的中國,民國初立,軍閥混戰,天下大亂,貧窮落後的西北忽又遭此奇禍。是年秋,海原的小氣候突然變好。田野豐收,穀物滿倉,梨子碩大無比,直把枝條壓得喘不過氣來。而樹上秋果未落,春花又開,燦若白雪。當人們正驚異於天降祥瑞之時,進到十二月卻怪象頻頻,羣狼夜嚎,畜不歸圈。平日裏溫順服帖的家狗瞪眼、炸毛,瘋狂地咬人。天邊黑煙滾滾,地心雷聲隱隱。深夜裏山民靜臥窯洞,望見遠山紅光罩頂,又聞炕下的土層深處,有如撕布裂木之聲,令人毛骨悚然,驚爲魔鬼作祟。
到十六日晚八時,忽風暴大起,四野塵霾,大地開始顫動,如有巨怪在土下鑽行。霎時山移、地裂、河斷、城陷。黃土高原經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塊橫飛。老百姓驚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積竟毗連三縣,達兩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間塞河成湖,形成無數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一大鹽湖,爲西北重要之產鹽地。湖底突然鼓起一道滾動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竟滴水不漏地將整個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被稱之爲“滾湖”。至於道路斷裂、田埂錯位、村莊塌陷等,隨處可見。所有的地標都被扭曲、翻騰得面目全非。
這些被破壞的還都是些非生命之物,而受災最重的是人,有生命的人。當地百姓一向生活苦寒,平日居住全靠依山挖洞爲窯。這種既無樑木支撐,又無磚石爲基的土窯,大地輕輕一抖就轟然垮塌,整村、整寨、一溝、一坡的人,瞬間就被深埋黃土之中,如意大利龐貝古城之災。水災之患,還可見屍;火災之患,還可尋骨;而地震之災人影全無。所謂“死者伏屍於黃土之中,無骨可葬;生者蛉居於露天之下,無家可歸”。震中的海原縣有人口十二三萬,粗略統計就死了七萬餘人。有一戶人家正在爲過世老人做週年祭,請來親朋三十多人,全數被捂在土中。震後常有孑遺者指某處說:“這裏埋我全家。”整個震區在多少年後才大略統計得死亡人數約二十八萬人。至今,這仍是全球史上死亡人數最多之天災。當時的甘肅省省長給大總統徐世昌的十萬火急電報說:“人心惶恐幾如世界末日將至,所遺災民,無衣、無食、無住,遊離慘狀目不忍見,耳不忍聞。”但北洋政府也只是以大總統的名義,捐一萬大洋了事。
海原大地震實是因地球的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相互擠壓所致,與近年來的汶川大地震同出一因。在這條地震帶上有兩個巨人一直在扛着膀子,艱難地較勁。這種相持,大約千年左右就會打破一次平衡,兩身相錯,大地輕輕一抖。有案可查,一九八二年國家地震局曾在當地開深槽驗土,探得六千年來,在海原地區這兩個板塊就有六次因較勁失手而引發地震。第一、二次大約在五千年前,第三次在兩千六百年前,第四次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第五次在一千年前,第六次即海原大地震,在一百年前。不要小看兩個板塊輕輕一擦,世界就幾死幾活,如同末日降臨。
遠的沒有記載,就說百年前的這一次,大地瞬間裂開一條兩百三十七公里長的大縫,橫貫甘肅、陝西、寧夏。裂縫如閃電過野,利刃破竹,見山裂山,見水斷水,將城池村莊一劈兩半,莊禾田疇撕爲碎片。當這條閃電穿過海原縣的一條山谷時,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樹,它照樣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沒有想到,這些柔枝弱柳,雖被搖得東倒西歪,斷枝拔根,卻沒有氣絕身死。狂震之後,有一棵雖被撕爲兩半,但又挺起身子,頑強地活了下來,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
爲了尋找這棵樹,我從北京飛到銀川,又坐汽車顛簸了四個多小時,終於在一個深山溝裏找到了它。這條溝名哨馬營,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是古代的屯兵之所。宋夏時,這裏是兩國的邊界。明代時,因溝裏有水,士兵在這裏飲馬,又栽了許多柳樹供拴馬藏兵。後幾經更迭,這裏成了一個小山莊,住着五戶人家,過着被外界遺忘的桃源生活。直到一九八一年由中國、美國、加拿大、法國組成的聯合考察隊,沿着兩百三十七公里長的地震裂縫徒步考察時才發現了它。我們從縣城出發,車子在大山的肚子裏翻上翻下,左拐右折,沿途幾乎沒有看到人家,偶有幾座扶貧搬遷後留下的廢院子,散落在梁峁溝坎之中。坡上大多是退耕後的林地,樹苗很小還遮不住黃土。可想百年之前,這裏更是怎樣的荒涼寂寞。正當我心頭一片落寞之時,身下的溝裏閃出一團翠綠,車頭一拐,駛入谷底。行到路盡之處,眼前的一棵大柳樹擋住了去路,原來這條路就是專爲它修的,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